桓玄也打量着王愔之,心里渐生妒忌。
王愔之比他年轻十岁,身形修长,相貌俊朗。
想当年,他也是身形苗条的翩翩美少年啊,后来不知怎么着,喝水都长肉,并且越胖越饿,越饿越吃,十年过去,长成了大胖子。
虽然没人敢当面嘲讽他,可那偶尔眼神中忘了掩饰的莫名意味,让他的心态越发的扭曲。
再望向王愔之身边的薛银瓶、薛奴奴与薛丽妃,虽比绝色佳人稍逊一筹,却也有个七八分姿色,个个身披软甲,手提马槊,背着箭壶,马侧悬着角弓。
娇艳的容颜中透着英姿爽飒。
这对于从不缺美人的桓玄来说,无疑极具新鲜感,也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他不禁想到了石虎名闻天下的紫衣骑,以郑樱桃为首,聚五百名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紫衣,每每出行,以为仪仗。
尔母!
我也要练一支紫衣骑出来。
桓玄的眼里,泛出了淫光。
但他清楚,自已此来身负大任,暂时要克制欲望,还不能向王愔之讨要,况且他也不确定王愔之会不会给他。
桓玄随随便便一眼就收回目光,喝问道:“可是王愔之?”
“仆见过南郡公。”
王愔之翻身下马,拱手。
“汝既奉檄而来,何故杀我大将耶?”
桓玄面色一沉。
王愔之不急不忙道:“我军从未见过荆州军,故而见猎心喜,与冯将军约定各出两千,列阵比试,不料冯将军意外中箭身亡,仆甚为遗憾,并向冯将军的亲眷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慰问。”
说着,高举双手,啪啪一拍!
一辆牛车载着冯该的棺椁,由数百名俘虏缓缓推向荆州军阵。
桓玄小眯眼一缩,大为光火。
可这是王愔之给的台阶,若不顺势下来,难道再打一场?
这不可能!
至少在刘牢之没来之前,不会和王愔之翻脸。
许是脸上的肥肉起了很好的掩饰作用,也可能是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桓玄喜洋洋地笑道:“既然事出有因,冯将军之死我就不计较啦!”
“多谢南郡公!”
王愔之抱拳称谢,又向后招了招手。
几名妇人,怀里或抱着婴儿,或搀着小孩,从阵中走出。
“这是……”
桓玄眼珠子一瞪。
王愔之笑道:“乃此会稽王妃、会稽王世子妃,以及司马元显六子,今将她们送予茂和公收养。”
桓玄顿吃了颗苍蝇般,噎的难受。
他万万想不到,王愔之会留着司马元显的孽种不杀,送自己这里来。
这真是恶心人啊。
其实他明白王愔之的用意,只诛首恶,不罪家人,必然人人称颂,他也可以为搏虚名,不杀司马元显子嗣。
但问题是,王恭死在了司马道子父子手里,王愔之杀这二人是为父报仇,且是因他发了檄文才引军入京,因果清晰,情有可缘。
而司马道子待他如何?
他屡次兴兵下都,司马道子反给他加官进爵,数年勒索下来,已据大晋国土三分有二,却犹不知足,发檄欲置司马道子父子于死地。
倘若司马元显六子乃明理之辈,到底是该恨王愔之,还是恨他呢?
他不敢赌!
不禁回头,狠狠一眼瞪向王愉。
王愉暗暗叫苦,我的好大侄啊,你是要把族叔往死路上逼啊。
王氏当了十年会稽王妃,又是高门贵女,威福自具,也不是个好相与的,立刻深深一拜:“阿兄若有难处,妹亦体谅,这就带着元显子嗣择一僻静处抚养。”
“哎,妹妹何出此言,快来,快来!”
王愉被架火上烤了,恒玄的心眼小的很,自己收留了司马元显六名子嗣,必受疑忌。
可他是要脸的,没法真的不管不顾,只得出迎。
王氏带着诸女继续往前,途经桓玄时,屈膝施礼:“先夫不识天时,受戮而死,南郡公入朝,实乃众望所归,妾闻公承籍世资,素有豪气,纯然名士家风,想必亦会善待元显子嗣!”
“哈哈~~”
桓玄哈哈一笑,眸光盯着王氏打量个不停。
王氏与他年龄相当,天生貌美,保养得当,望之如二十许人,那会稽王妃的身份,更是令他心颤不己。
如能收入房中,乃人生一大乐事啊!
王氏隐现厌恶之色。
她其实不是太恨王愔之,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而且王愔之丑话说在前面了,与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的恩怨自此而终。
她相信王愔之不会食言而肥。
再退一步说,即便王愔之没来,落到桓玄手里,司马道子父子就能免死吗?
不可能!
无论谁来,这对父子的结局都已注定。
可是桓玄的色中饿鬼模样令她心里格登一下,她也是信了桓玄的美名,才愿意投奔王愉,你桓玄身边缺美人吗?
妾已经年老色衰了啊。
她意识到,自己低估了会稽王妃身份的加成,倘若桓玄召寝,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