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看清来人,瞬间松了口气,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属下,参见公主殿下!”
沈知夏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你是从李家村来的?”
“是!启禀公主,镇南大将军府的陈小姐,已经将京城戒严一事,告知属下,属下正要回京查探!”
沈知夏点了点头。
“不必了。”
她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你回去,守着李家村,保护好陈小姐。”
“京城,我亲自去闯。”
暗卫猛的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担忧,“公主殿下,如今京城四门紧闭,大长公主的人,已经掌控了城防,您……”
“正因如此,我才要去。”
沈知夏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不容置疑。
“执行命令。”
“……是!”
暗卫不再多言,起身,对着沈知夏,深深一揖,随后调转马头,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西城门。
高大厚重的城门,在夜色中,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散发着冰冷而又危险的气息。
城楼之上,火把通明,一队队手持长矛的士兵,来回巡逻。
他们的盔甲样式,与寻常的守城军,截然不同。
沈知夏勒马而立。
她的身后,是王副将和他率领的三万大军。
三万人的军队,即便只是静静地站着,那股冲天的杀气,也足以让城楼上的守军,胆战心惊。
“去,叫门。”沈知夏淡淡地开口。
一名亲卫立刻上前,催马来到城门之下,运气高喝。
“城上的人听着!护国公主沈知夏回京,速速打开城门!”
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
城楼上,一阵骚动。
片刻之后,一个将领模样的人,探出头来。
他看清了城下那乌泱泱的大军,吓得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什么护国公主!我等只认大长公主懿旨!”
“没有懿旨,任何人,不得擅开城门!”
他的声音,明显带着一丝颤抖。
沈知夏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亲自策马,来到阵前。
“本宫,乃陛下亲封的护国公主。”
“你一个小小的守城将领,也敢拦我的路?”
她的声音不大,却裹挟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清晰地传到了城楼之上。
“本宫数到三。再不开门,便按谋逆论处。到时候,本宫便要带人……攻城!”
最后两个字,杀气凛然。
身后的三万大军,齐齐发出一声怒吼,长刀出鞘,弓箭上弦。
那惊天的煞气,仿佛要将整个夜空,都撕裂开来。
城楼上的守将,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攻城?!
她竟然,真的敢攻打京城?!
他只是大长公主派来接管城防的一个校尉,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这要是真的打起来,他这点人,还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罪名,他担不起!
“等等!”
守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高声喊道:“公主殿下息怒!此事……此事事关重大,末将……末将做不了主,这就去请示上面!”
说罢,他连滚带爬地跑下了城楼。
沈知夏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讥讽。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把事情闹大。
越大越好。
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全都逼出来。
没过多久。
城门内,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吱呀——”
厚重的城门,被打开了一道缝隙。
一行人,簇拥着两个官员,快步走了出来。
为首的两人,一个是董家二爷,董阁老的次子。
另一个,则是刑部尚书,韩正。
董二爷一出门,看到城外那黑压压的大军,吓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他稳住身形,强装镇定地喝道:“沈知夏!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带兵,兵临城下!你是想造反吗?!”
沈知夏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如同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董二爷?”
“韩尚书?”
她轻笑一声,声音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你们的官阶,好像还不够,与本宫对话。”
“你!”
董二爷气得脸色涨红。
刑部尚书韩正,则是眼珠一转,连忙上前打圆场。
“公主殿下,息怒,息怒啊。”
“京城戒严,乃是大长公主为陛下安危着想,您……您这般兴师动众,怕是会引起什么误会啊。”
沈知夏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误会?本宫奉旨,前往北疆,寻回了前朝宝藏。”
“上月摄政王送回了大半宝藏,如今,本宫要将剩下的宝藏上缴国库。”
她用马鞭,向后一指。
“这三万将士,便是魏老将军派来,护送宝藏入京的。”
“你们将本宫和三万护送宝藏的将士,拦在城外,耽误了国之大事,这个责任,你们担待得起吗?”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董二爷和韩正,对视一眼,皆是面露难色。
前朝宝藏?
这件事,他们也有所耳闻。
若是真的因为阻拦,而出了什么岔子,这罪名……
董二爷犹豫了。
他如今还只是个户部侍郎,平日里都是因为背后有董阁老,说话才敢硬气三分。可如今……遇到这个已经成为护国公主的沈知夏,他也有点没底气。
就在这时,沈知夏敏锐地注意到,刑部尚书韩正,悄悄地对着身后的一名随从,使了个眼色。
那名随从,立刻不动声色地退入黑暗之中,朝着城内,飞快地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