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赐朔州为封地,享万户食邑(1 / 2)

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沈知夏手中的那个黑盒子,眼神里写满了狂热。

李家宝藏!

那可是足以颠覆一个王朝的财富!

董博元彻底呆若木鸡,大脑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精心策划的一切,在沈知夏这番举动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沈知夏没有理会众人各异的神色,她清冷而坚定的声音,再次响彻大殿,“皇上,民女外祖李家,世代忠良。这所谓的宝藏,并非我李家私产,而是前朝覆灭之际,我李家先祖为保天下苍生免受战火,散尽家财,联合天下商贾,共同筹集的一笔复国之资。”

“只可惜,前朝气数已尽…为免这笔财富落入奸佞之手,为祸天下,先祖立下遗训,将宝藏封存,地图与家印分离,血脉与信物共存,非李氏血脉,不得开启,非天下大乱,不得动用分毫!”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萧承煜看着她,露出一个宠溺的笑。

这丫头,编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李家世代守护这个秘密,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着有朝一日,能将这份宝藏献于明君,用于江山社稷,百姓安康。”

沈知夏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目光如利剑般射向董博元。

“可是,竟然有宵小之辈,觊觎宝藏,不惜与虎谋皮,害李家满门七十九口人惨死!”

“今日,景王更是以此为借口,勾结北狄,意图分裂大宁国土,陷北疆百姓于水火!”

提到李家,沈知夏的双眸忍不住泛红,却强忍着没有让眼泪落下来。

“民女沈知夏,身为李家唯一的后人,今日愿承先祖遗志,将这份宝藏,悉数上缴国库!”

她朝着龙椅上的萧承湛,重重叩首。

“恳请皇上,以此宝藏充盈国库,稳固北疆!民女愿随军前往北疆,不破敌寇,誓不回京!”

决绝而铿锵的声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振聋发聩。

满朝文武,无不为之动容。

更有一些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

方才还叫嚣着弹劾摄政王、质疑宝藏归属的官员,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董博元更是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直接“噗通”一声瘫跪在地上。

完了。

他不仅没能打击到摄政王,反而成了跳梁小丑,成了衬托沈知夏忠义无双的踏脚石。

萧承煜则皱紧了眉头盯着沈知夏。

献宝就献宝,怎么还“随军前往北疆”?

这丫头怎么没有提前同她商量?

龙椅上,萧承湛的小脸涨得通红,激动地直接站了起来,大声赞道,“好!”

他快步走下御阶,亲自将沈知夏扶了起来,眨了眨眼睛道,“有你这样的子民,是我大宁之幸!”

他转过身,看向董博元身上。

“董侍郎,你可知罪?”

董博元浑身一颤,趴在地上,一言不发。

萧承煜瞥了他一眼,淡淡开口,“皇上,董大人一时糊涂,还请皇上暂且饶他一命。不过…户部侍郎之职…”

萧承湛心领神会,当即下旨,“董博元玩忽职守,听信谗言,即刻起,革去户部侍郎一职,罚俸三年,闭门思过!”

“臣…谢皇上恩典…”

董博元跪在地上,再抬头时,眼神里一片灰败。

处理完董博元,萧承湛的目光再次回到沈知夏身上,充满了赞许与欣赏。

他侧头看向萧承煜,“皇兄,依你之见,当如何封赏?”

萧承煜上前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可册封沈知夏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邸,享公主俸禄。允其执掌李家家印,监察北疆军务,全权负责护国宝藏的调配事宜!”

此言一出,朝野再次哗然。

这可是异姓亲王都难以企及的荣耀…

更何况,还让她掌管宝藏,监察军务。

如此大权,却交给一无亲无故、无权无势的孤女?

然而,这一次,却无人敢出言反对。

沈知夏献宝的义举在前,谁敢质疑,谁就是与朝廷作对。

萧承湛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与萧承煜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准奏!”

萧承湛一锤定音,“即刻拟旨,册封沈知夏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封地…就定在朔州吧!”

“吾皇圣明!”

萧承煜率先开口。

众臣赶紧齐声跪拜。

沈知夏自己却懵了。

她只以为萧承煜所说,就是个名号。却没想到,这兄弟二人,竟然将封地都给她选好了。

她看着萧承煜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男人,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会为她铺好所有的路。

退朝后,沈知夏被册封为护国公主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栖梧院内,一片欢声笑语。

“知夏!你现在是公主了!护国公主,天呐,这简直比话本里写得还要精彩!”

付满满激动地抱着沈知夏又蹦又跳。

韩云霜等一众小姐妹也围了上来,叽叽喳喳,满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

“我就知道,知夏你绝非池中之物!”

“以后我们可都要仰仗公主殿下您了!”

沈知夏被他们闹得哭笑不得,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好了好了,别拿我打趣了,快坐下喝茶。”

春桃和云芷也是满脸喜色,忙着张罗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