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家。
“啪——”
一个青花瓷瓶被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废物!一群废物!”
董阁老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董博元,破口大骂。
“老夫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货!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好了,没有将人家拉下水,官职还给丢了!”
董博元瘫坐在椅子里,一脸的颓废。
另一边,西跨院里,陆老夫人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可怎么办啊!那个小贱人,如今成了公主,她肯定不会放过我们的,呜呜呜…”
陆砚之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护国公主…
那个曾经被他弃如敝履,被他母亲百般嫌弃的女人,如今,已经站在了他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他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连呼吸都觉得痛。
无尽的悔恨,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如果…如果当初他没有被董艺宁迷惑…如果当初他没有听从董家的安排…
如果他当初好好珍惜…
现在站在她身边,与她共享这份荣耀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可是,没有如果了。
他亲手将那份珍宝,推到了自己遥不可及的位置。
“砚之啊!我的儿,你快想想办法啊!”陆老夫人哭着去抓他的衣角,“你去求求她!你是她的夫君,你去求她,她肯定会心软的!”
“母亲!”陆砚之甩开她的手,眼中满是血丝,“我们已经和离了!”
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两个人的脸上。
是啊,和离了…
是他,为了苏雨柔,逼着她签下了和离书。
陆砚之再也待不下去,踉踉跄跄地冲出董府,鬼使神差般地,一路走到了栖梧院的门口。
透过半开的院门,他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
那笑声,那样熟悉,却又那样遥远。
就在他痴痴地望着院门,心如刀割时,一阵尖细的声音,由远及近。
“圣旨到——”
只见孙德海手捧一卷明黄的圣旨,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栖梧院门口。
这动静,瞬间吸引了周围百姓的注意。
街坊四邻,过路行人,全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陆砚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回过神来,他下意识地混入人群之中,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道纤细的身影。
沈知夏和付满满等人,快步从院内走出,神色肃穆。
“民女沈知夏,接旨。”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领着众人跪倒在地。
周围的百姓呼啦啦跪了一地。
陆砚之混在人群中,也跟着跪下,只是他的头,却始终没有低下。
他的视线,穿过攒动的人头,贪婪地落在那个女子的背影上。
孙德海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氏知夏,深明大义,献宝救国,功在社稷。册封为护国公主,赐公主府一座,赐朔州为封地,享万户食邑,钦此!”
“公主殿下,接旨吧。”
孙德海笑眯眯地将圣旨递到沈知夏面前。
沈知夏双手接过圣旨,缓缓起身。
周围的百姓虽然不明白圣旨里说的究竟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沈知夏欢呼。
沈知夏搬到这里的几个月时间,虽然很少与人走动,但她平日里会买些瓜果甜点送给大家,谁家若是有个难事,她也会出手相助。
陆砚之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央,光芒万丈的沈知夏,心中五味杂陈,苦涩难当。
就在这时,孙德海又从袖中抽出一个小巧的信笺,交到了沈知夏手里,压低了声音笑着道,“公主殿下,这是皇上私下里让奴才转交给您的。”
沈知夏一愣,有些疑惑地接过信笺。
萧承湛给她的?
她当着孙德海的面,缓缓打开信笺。
“沈姐姐,皇兄他,心悦你许久了。”
沈知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她抬头,就看到孙德海笑得一脸暧昧,脸颊瞬间红了。
萧承湛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这种事情,是能随便写在纸上,还让大太监专程送来的吗?
她这副又羞又恼,面带红晕的模样,落在不远处人群中陆砚之的眼里,却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
那样的神情,是他从未见过的。
那是独属于爱恋中的女儿家才会有的神态。
那信…是摄政王写的!
不,不对…听说那个玄龙帮的帮主,也总是往栖梧院里跑。
“咔擦——”
陆砚之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他死死地攥紧了拳头。
就在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巷口,车帘掀开,露出一张阴沉的脸。
是大长公主,萧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