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赵国公要被逼疯了(1 / 2)

第二天一大早,一块崭新的,由当朝书法大家虞世南亲笔题写的巨大匾额,被高高地挂在了工部衙门的旁边。

“军器总监”。

三个龙飞凤凤舞的大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所有路过此地的官员,无不停下脚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军器总监?这是个什么衙门?独立于六部之外?”

“听说了吗?是太子殿下力主成立的,专为建造那什么……铁甲舰!”

“太子殿下任‘副监正’,而‘监正’,竟然是……赵国公!”

“什么?长孙大人亲自下场了?这……这可是百官之首啊!竟然去管一个造船的衙门?”

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官场。

如果说,之前太子成立格物院,还只是在东宫小打小闹。那现在,这个独立于三省六部体系之外,由百官之首长孙无忌挂帅,太子殿下亲自掌管技术大权的“军器总监”,可不是开玩笑的了!

这意味着,造船这件事,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工程项目,上升到了等同于国策的战略高度!

而此刻,这位名义上的“一把手”,大唐的赵国公、百官之首长孙无忌,正坐在自己的官署内,面色铁青地看着面前的一份清单。

清单是工部尚书段纶一大早亲自送来的,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一长串触目惊心的条目。

“征调工部营造司、军器监、少府监八品以上匠师三百人,普通工匠三千人,即刻启程,赶赴登州。”

“请户部即刻拨付‘军器总监’开办银一百万贯,专款专用,由副监正殿下全权支用。”

“请兵部即刻从登州大营,划拨五千府兵,归军器总监调遣,负责新建工坊之安防事宜。”

“请将作监将长安城郊所有官营砖瓦窑、石灰窑、煤窑,全部产能优先供给军器总监。”

“请……”

一条条,一款款,无一不是狮子大开口!

这哪里是要钱要人,这分明是要把半个工部、小半个户部和兵部,都给直接搬空!

而且,最让长孙无忌憋气的是,清单的末尾,还有一行嚣张的小字:

“以上条目,皆由副监正李承乾殿下最终审定。监正大人,您盖个章就行了。”

长孙无忌的胸口剧烈起伏,感觉自己快要被活活气死。

他昨天是怎么想的?

他以为,自己亲自下场担任“监正”,用自己百官之首的身份和威望,至少能起到一个监督、制衡的作用。

可现在他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他哪里是笼子的主人,他分明就是那个被套上项圈,还得替主人看门的!

李承乾那个混账小子,压根就没想过要跟他商量!直接就把命令下好了,把清单拍过来,让他长孙无忌去负责跟六部扯皮,去负责跟陛下交代!

他这个“监正”,就是个盖章的!就是个背锅的!

“赵国公,您消消气……”一旁的幕僚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子殿下这也是为了……为了国事。陛下不是也立下了军令状,半年之内要看到铁甲舰吗?时间紧,任务重……”

话虽如此,但长孙无忌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能不盖这个章吗?

他敢不盖吗?

昨天在立政殿,李承乾那句“那就按尚书令的规矩来”,现在还言犹在耳。

他要是敢在这份清单上打个折扣,那小子绝对敢第二天就跑到太极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次请奏恢复“尚书令”!

到时候,他长孙无忌怎么办?李世民怎么办?

这个坑,他昨天已经跳进来了,现在想爬出去,门都没有!

“备车!”长孙无忌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去户部!”

他得亲自去跟戴胄那个老抠门吵一架了。一百万贯,那可不是小数目,户部尚书戴胄要是能痛快给了,那才叫见了鬼。

果不其然,当长孙无忌带着清单来到户部衙门时,户部尚书戴胄的反应,比他想象的还要激烈。

“什么?!一百万贯?!赵国公,您不是在跟老夫开玩笑吧?”戴胄看着清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国库里是还有些钱,但那是用来赈灾、用来戍边、用来给百官发俸禄的!您这一开口就是一百万贯,还是给太子殿下拿去造那个……那个闻所未闻的铁船?不行!绝对不行!一文钱都没有!”

戴胄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态度坚决。

他是有名的铁面尚书,当年连皇帝李世民想从内帑里挪点钱,都得看他的脸色。现在太子一句话,就要拿走一百万贯,他要是认了,他就不是戴胄了。

“戴尚书,这不是本官的意思,这是‘军器总监’的决定。”长孙无忌耐着性子解释,“陛下有旨,铁甲舰事关国运,半年为期。如今军器总监初立,百废待兴,没有钱,寸步难行啊。”

“那也不能这么个花法!”戴胄寸步不让,“要钱可以,按规矩来!让军器总监拿出详细的用度章程,需要买什么,需要多少人,一一列明,报我户部审核。审核通过了,再一笔一笔地拨付!哪有上来就要一百万贯,还说要太子殿下全权支用的道理?这不合规矩!”

“规矩,规矩!又是规矩!”长孙无忌听到这两个字就头疼,心里把李承乾骂了一百遍。

他现在终于能体会到,昨天李承乾听到自己说“规矩”时,是个什么心情了。

这帮搞财务的,脑子都是石头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