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品质把控,严格管理(2 / 2)

“是。”我说,“每批菜洗完,负责人要签字。下一环节的人检查签名才能接手。”

她嘟囔一句,“比种地还讲究。”

我没反驳,转身走到灶台前,拿起一把青菜,“来,我做个示范。”

我把菜一片片摊开,放在灯下照,“你们看,叶子有没有虫眼?根部有没有烂斑?摘的时候就像挑孩子的衣服,破一点都不能要。”

她们围过来。

我又拿锅演示,“炒菜火要旺,油要热,翻锅要快。每一勺盐都要称量,不能凭感觉。温度不够,杀菌不彻底;火太大,营养又流失。”

有人点头,“原来是这样。”

“以后每天开工前,我都来教一段。”我说,“不求你们一次记住,但必须知道标准是什么。”

陈砚在旁边记录,“建议实行双人复核制。比如杀鸡,一个人宰杀,另一个人检查内脏和体温,两人一起签字。”

“行。”我说,“系统也有任务打卡功能。每个人完成一步,就在面板上确认。后台能查时间、查人、查流程。”

顾柏舟站在门口,“这么一弄,倒是清楚多了。”

“清楚了,才不会乱。”我说,“明天试餐,所有人按手册来。我亲自抽查三道菜的全流程。”

傍晚,第一批采收的青菜送到了。

我带着陈砚去验收。筐子打开,绿叶鲜亮,根部带土。

正要签字,天上飘来一阵雨。

我们赶紧把菜往屋檐下搬,但还是有两筐被淋湿了。

我蹲下检查,叶片上有水渍,泥土糊住了根缝。

“不能用。”我说。

“就湿了一点,洗洗就行。”陈砚说。

“不行。”我说,“规定写了,运输途中必须防雨。这批没遮盖,说明流程没执行到位。”

我叫人换上备用菜,然后召集所有人开会。

“今天的问题出在转运。”我说,“我们以为短距离不用遮,但天气不可控。从明天起,所有采收前必须看系统气象预测。下雨预警,提前搭棚或改期。”

顾柏舟问,“那以后每次都要搭棚?”

“至少中转区要有简易防雨棚。”我说,“我可以申请系统材料,今晚就搭。”

陈砚低头写,“补充预案:天气异常响应机制。”

会议结束,天已经黑了。

我坐在灯下,修改操作手册第二稿。在“运输规范”一页加了红色标注:必须配备防雨布,中转区设遮蔽设施,验收时检查湿润度。

顾柏舟在外间检查陶罐,一个个轻轻放下,动作比平时小心。

陈砚在隔壁屋核对明日试餐名单,笔尖划过纸面,沙沙响。

我合上手册,指尖停在封面上。

窗外,夜风掠过屋顶,瓦片轻响。

远处田埂空荡,水渠静静流淌。

我起身走到院中,抬头看天。

云层散开一角,露出半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