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来仪阁内灯火通明。大宋的八贤王、庞太师、逍遥侯夫妇、公孙大人、沈良、陆云、楚楚、包母等人齐聚于此;
高丽一方的郡主、朴将军、崔尚书及随从也悉数在场,外加一众衙役与侍卫,将不大的阁楼挤得满满当当。
庞太师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咄咄逼人:“包拯,一日之限已到,真凶你可拿到了?”
包拯抬眸,目光平静地迎上他:“庞太师,回答您之前,我倒想先问一句——您要的,是真凶,还是杀我的借口?”
庞太师捻须冷笑:“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反正今晚,老夫总要在二者之间选一个。”
“那太师恐怕要失望了,”包拯轻哼一声,语气笃定,“结果定不会是您最想要的那个。”
“废话少说!”庞太师脸色一沉,语气陡然严厉,“包拯,如今你的家族,乃至整个庐州城百姓的性命,都捏在你手里。你若说错一个字,老夫即刻便让你人头落地!”
月瑶心想,原来这么早包拯和庞太师就结下梁子了,怪不得包拯当官后,庞太师总和包拯过不去。
“好。”包拯不再与他周旋,转向众人,“那我便先解开‘杀人十字’之谜。”
他看向沈良,“沈大哥,麻烦你将那盏灯灭掉。”
“好。”沈良依言上前,吹熄了油灯。
“那天晚上,楚楚从窗外潜入时,高丽太子正欲对小艾施暴。”
包拯缓缓开口,指向头顶的房梁,“当时的灯光,便如现在这般——杀人十字,就在那里。”
众人抬头,果见一道十字影子清晰地映在房梁上。
楚楚立刻点头:“对!当时就是这样!”
朴将军疑惑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梁上有人。”李莲花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包拯颔首:“没错,杀人凶手当时就躺在梁上。”
月瑶追问:“可那影子是垂直的,横的影子又是哪里来的?”
“这个,就得问楚楚了,她最清楚。”包拯看向楚楚。
楚楚一愣,茫然道:“我?我怎么会知道?”
包拯走上前,拿起一旁事先准备好的油灯,掀开外面的灯罩:“大家看看这盏灯——正是当晚案发现场的那盏。”
“呀!灯罩里有只毛毛虫!”有人惊呼出声,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对,就是这条毛毛虫。”包拯解释道,“它在灯罩内贴近灯芯,影子被放大后投在墙上,恰好与房梁上垂下的帽绳重叠,二者合一,便成了那个十字影子。”
话音刚落,房梁上突然跃下一道身影——正是陆云。
月瑶佩服地看向包拯,暗叹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竟能被他串联起来,实在厉害。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李莲花,却见他只是笑眯眯地站着,脸上毫无惊讶之色。
李莲花察觉到她的目光,宠溺地笑了笑,凑到她耳边轻声问:“怎么了?”
“没事,”月瑶挑眉,“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李莲花无奈摇头:“方才知道‘梁上有人’时,才隐约想到。怎么,你以为我未卜先知?”
“我就说嘛!”月瑶煞有介事地摇了摇头,“你又没跟着查案,哪能什么都知道?是我太高看你了!”
李莲花又气又笑,抬手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自己虽算聪明,可也没到只看一下,就能看透全局的地步,看来在她心里,自己倒成了“无所不知”的神人。
朴将军仍追着十字的问题:“这么说,太子和七皇子都是看到这影子,才留下十字记号?”
“不可能。”包拯立刻否定,“凶手藏在梁上,若被他们看见,为何不立刻呼救?何况七皇子案发现场的灯,总不会也恰巧有一条毛毛虫吧?”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朴将军愈发困惑。
“我们都错了。”包拯语气凝重,“楚楚见到的十字,与两位皇子留下的十字,根本是两码事。”
他走到陆云身边,指着其腰带上的金属装饰,“他们见到的‘杀人十字’,就在这里。”
崔尚书脸色一变:“按你所言,两位皇子是想告诉我们,凶手是穿衙差制服的人?”
“正是。”包拯点头,“凶手杀死太子后,料到七皇子也会留下同样的十字记号……”
公孙大人突然打断,“可凶手是怎么杀人的?我们听到动静后立刻冲了进去,他根本没时间将两位皇子伤得面目全非!”
“其实很简单——”
包拯的话尚未说完,阁楼外突然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啊——!”
“谁?!”众人闻声,立刻涌了出去。只见包母正站在院子中央,神色茫然。
“出什么事了?!”公孙大人急忙追问。
陆云上前一步:“包夫人,方才是您在叫吗?”
“我没叫啊!”包母连连摆手,“我真的没叫!”
“可我们明明听到是您的声音!”众人面面相觑,满是疑惑。
“是我。”楚楚从一旁的走了出来,轻声道。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吗?”包拯问道。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仍是一头雾水:“明白什么?”
月瑶在心里暗暗吐槽:笨!当然是你们听到的惨叫声,根本不是太子发出的!
公孙策适时走进来,解释道:“大家听到叫声冲出来,看到包夫人,便下意识认为是她在叫。可仅凭一声尖叫,很难断定是谁发出的。
同理,当晚衙差听到房间内的叫声,自然会联想到是房间里的人所发;冲入房间后只看到死者,便更加确定叫声是死者发出的——但真正喊叫的,其实是凶手。”
“对,就是这样。”
包拯接过话头,“凶手先用药物,使其无法发声;待杀人、布置好现场后,再模仿死者的声音大叫一声。
众人冲进来后,又不见凶手,便误以为是女鬼作祟,将账算在了楚楚头上。”
高丽郡主追问:“那凶手为何要将两位皇子伤得如此恐怖?”
崔尚书也跟着问:“还有,按你的说法,衙差冲进来时凶手仍在房内,他又是怎么逃走的?”
月瑶与李莲花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逃走的手法,应该和他们之前分析的一样,而凶手,恐怕就是那个人了!
“这正是整个布局最精妙的地方。”
包拯语气郑重,“两位皇子的尸体被抓得血肉模糊、房间里鲜血淋漓,并非为了杀人,而是凶手为了掩人耳目、趁机逃走!”
“怎么逃?”包母好奇地问。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我们当中,多了一个人——此人在大家刚进阁楼时,并不在其中。”
公孙大人立刻反驳:“不可能!我们是一起进来的!”
“不对,是我。”公孙策站了出来,“我是刚才解释叫声时,才进来的。”
“是吗?”公孙大人一脸疑惑,“你不是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