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破开了女鬼神像!他好凶……后来女鬼就来找他了!他吓得浑身发抖……是女鬼杀了他!我看不见,我真的不知道!”小艾越说越激动,眼泪顺着脸颊滚落。
“小艾,别激动,没事了,沈大哥在这儿呢……”沈良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抚。
小艾慢慢靠在他身上,情绪才又平复下来,只是嘴里反复念叨着“是女鬼救了我”,再也问不出半分有用的线索。
眼见从她口中无法再得知更多信息,众人只好暂且作罢,再次返回府衙,将小艾的情况向八贤王一一禀明。
“你们对此案,有什么看法?”八贤王问道。
公孙策率先说道,“什么女鬼杀人,我全都不信,小艾是由于受惊过度,说话语无伦次,实不足信。
可是她也是唯一的证人,也有衙差看见异象,这就证明她所说的也并非全是凭空捏造,但是实情到底如何,我也不能参透。”
公孙大人脱口而出:“那还不简单啊,一定是太子想对小艾施暴,小艾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然后制造假象,装病扮傻蒙混过关,这些案子我见得多了。”
李莲花笑了下说道,“先不说她一个不会武功的弱女子杀不杀得了太子,就说衙役们也都看到了,小艾是在太子死之前失踪的,那么她既然能逃走,为什么还要杀太子呢?”
包拯也连忙说道:“没错,我相信,在小艾逃走之后太死之前这段时间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可以解开的话,破案就指日可待了。”
八贤王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不容易搞清楚……”
包拯眼中闪过一丝笃定,“我的心里已经有一点眉目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包拯,公孙大人忙问,“什么眉目?”
“是关于小艾的,我还没有把握,不过我相信只要继续调查,一天之内就会有眉目的。”
“一天?好,那我就给你一天,只要你查出来,重重有赏!”
“谢王爷!”
“沈良、陆云——”
“在”两人齐声应到。
“给我到百鬼竹林继续搜查,发现可疑的人马上给我带到这来!”
“是”
随后众人分头查案,李莲花笑着对八贤王说:“王爷一路辛苦,不如到我们的住处坐坐?也算我们替你接风洗尘。”
月瑶也附和道:“是啊,正好让你看看我们在庐州的‘小窝’,虽比不得王府气派,倒也清净。”
八贤王本就想与二人叙叙旧,当即欣然应允:“好啊,让我也感受一下你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三人结伴来到住处,院内几株翠竹修剪得整齐,墙角爬着几蔓蔷薇,倒有几分雅致。
李莲花引着八贤王在院中石桌旁坐下,沏了杯新茶递过去:“这是前几日刚采的雨前茶,你尝尝。”
八贤王呷了一口,笑道:“此处虽小,却也雅致,还得是你们会享受,比我在京中自在多了。”
“那以后朝中如果没有大事,不如多出来走走,跟我们一起驾着莲花楼四处转转,包吃包住怎么样?”李莲花虽然在开玩笑,但也透着一股认真和对他的关心。
八贤王确实感受到了李莲花的真诚,只是无奈,“还是算了,身在皇室,身不由己啊!”
李莲花笑笑,也不劝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责任要担,实属无奈之事,他也没办法。
“对了,小艾姑娘应该是装的,但她和救她之人跟杀死太子之事无关,不过救她之人有线索也说不定。”
八贤王想了想“嗯”了一声。
“还有那个高丽来的尚书崔光浩武功不错,而且与太子好像不和。”李莲花点到即止,而且自己也不确定,就没再说下去。
这时月瑶的饭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厨房里也飘出阵阵香气。
李莲花隔着窗户喊:“月月,别弄太复杂,王爷又不是外人。”
月瑶探出头笑:“知道了,就几道家常小菜,不过你念叨了好几日的松鼠鳜鱼,今天可得让你解馋。”
片刻后,月瑶端着菜出来,松鼠鳜鱼色泽鲜亮,清炒时蔬翠绿欲滴,喷香的小鸡炖蘑菇,还有一碗炖得奶白的菌菇汤和嫩黄的炒鸡蛋。
最后她从柜中取出一瓶桃花酿,笑道:“这酒年份浅,不烈,正适合下饭。”
八贤王看着满桌家常菜,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鱼,打趣道:“看来我今天来对了,竟能尝到月瑶亲手做的菜。”
李莲花夹了一筷子鳜鱼递到月瑶碗里:“先给我们大厨尝尝。”
又转向八贤王,“她呀,平时懒得动,今天因为你来了,才乐意做这一大桌的,平时啊,可都是我做饭!”
月瑶嗔了他一眼:“就你话多,你做饭时我不也在一旁打下手?说的好像我什么都不做似的!”
“是是是,我错了,别生气,来,你爱吃的小鸡炖蘑菇——”李莲花讨好的说着,同时不忘给月瑶夹了个鸡腿。
八贤王喝了口酒,着看俩人斗嘴感觉有趣,神情十分放松。
在京城这样的日子可是很少见的,几乎每天都在勾心斗角,烦不胜烦,啧!真羡慕他们这种自在又悠闲的日子。
“王爷吃菜,别光喝酒……”
三人边吃边聊,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京城旧事,又说起庐州的趣闻,窗外日光渐斜,桌上饭菜见了底,酒瓶也空了大半,满院都是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