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什么旨意……”小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不合时宜,但他实在想知道皇帝到底下了什么命令。
“殿下决定全力解决舟航的灾荒,不管此事牵扯到谁。”胡天罡沉声道,“密旨中特别提到,这件事与大皇子无关。但造成舟航现状的所有官员,必须严厉追责,无论身份高低。”言外之意是,舟航的任何官员都可以成为太子的替罪羊。
“这可是好事啊!”小六喜形于色,觉得这样一来,大人处理事情就没有了顾忌。
“呵呵,好事?未必吧。”胡天罡苦笑几声,内心五味杂陈。
“大人,你的表情……”小六察觉到异样,诧异地看着胡天罡。作为吴天罡的亲随,他很少见到自家大人露出这般复杂的神情。
“我表情怎么了?很正常啊,好了,不说这个了。你去跟何知府说,我想卖功名。”胡天罡不愿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大人,还要卖功名吗?”小六有些抗拒,这无疑是在断自家老爷的后路。
“啰嗦什么?让你去就去!声名是小,百姓生死才是大事!我一个人的官声能救江南道二千七百七十五万百姓的生命,那这点功名又算得了什么?”胡天罡瞪了一眼小六,怪他拎不清轻重。江南道受灾的五府三十县共计一千零七十万人,不少的百姓已经聚集在舟航城前。
“可是……”小六看了眼胡天罡,对方的表情异常认真,他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了,只能叹了口气:“大人,现在已经晚上了,我明天再去吧。”
胡天罡没有再多说什么,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如何将大皇子从这次事件中彻底摘除干净。毕竟,这是皇帝的旨意,他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日,舟航知府
“胡大人,他说要卖功名?”何知府听到消息后颇为惊讶,这位总督大人莫非是完全不要功名了吗?
“嗯。”小六点了点头,心中同样不甘。一旦做了这件事,自家大人的前途便彻底毁了。
“大人可知此举的后果?”何知府咽了咽口水,读书人为求功名需历经重重考试。每县每年仅有三十人能获得童生功名,而江南道每个县府每年的读书人不下千人。生员只能由童生考取,府试中每年获得生员功名者也不超过三十人。更别说更高的秀才功名,考上秀才后便成为国家认可的士人,不仅可以出任乡镇乡官或里正,还能见官不跪。
“那大人准备出售到何种功名?”何知府见小六点头后,吞了吞口水,继续询问道。秀才以上的功名已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通往仕途的重要阶梯。只要成为秀才,便可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国家抡才大典。
“秀才。”小六一提到这个词,脑海中便浮现出御史们铺天盖地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