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1 / 2)

“何知府,他真的说这粮食不足十日之数了吗?”胡天罡皱着眉头思索起来。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是绝不愿意用功名去换取粮食的。这种行为一旦被朝廷中的御史们得知,必定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嗯,何知府还说了,胡人船只只能算最快的时间,而非准确时间。毕竟大海之上变幻莫测,往往都会晚几天。上次胡人来港时,足足迟到了半个月。”小六将何知府的话复述了一遍。

“如此看来,胡人确实靠不住了。”胡天罡此刻最想查明的是赵、钱、孙三家的粮仓里是否藏有赈灾粮。若是赈灾粮,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抄家;若不是,他就不能轻易动手,否则定会引来京城中政敌的猛烈攻击。

“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小六低声问道。经过与何知府的对话,他明白借粮几乎是不可能的。连当地的父母官都借不到粮,他们这些过路官员又怎能成功?

“如果实在不行……就卖功名吧。”胡天罡咬紧牙关,心中满是无奈。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

“卖功名?”小六惊得差点跳了起来,急忙劝道:“大人,您可要想清楚啊!一旦卖功名,那些清流和御史们一定会把您骂得狗血淋头!”

“那你让我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吗?”胡天罡冷冷瞪了小六一眼。他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但此时此刻,他已经别无选择。赈灾粮迟迟找不到,线索也被切断。明明知道赵、钱、孙三家与赈灾粮被劫案有重大关联,却苦于没有证据。而市舶司的刘洵礼更是可疑至极,但此人毕竟是大皇子的人,胡天罡不得不有所顾虑。

“可是也不能这样做啊!这样做的话,大人的官声就毁了!”小六苦苦相劝。一旦失去官声,胡天罡便再无升迁可能,皇帝陛下断不会重用一个名声尽毁之人。

“大人,万一胡人能在月底前赶回来呢?”小六见胡天罡态度坚决,急忙再次劝阻。

“这可能吗?”胡天罡摇了摇头,不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渺茫且不知归期的胡人身上。即便他等得起,城中的百姓也等不起。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士兵的禀报声:“报!京城密旨!”

胡天罡听闻后松了一口气,知道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打开门,跪在士兵面前恭敬地喊道:“臣胡天罡恭迎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天罡,万岁爷下的旨是密旨,无需宣读,看完后立即烧毁。”士兵严肃地看着胡天罡说道。

“臣领旨。”胡天罡接过信件,先仔细检查火封是否完好,然后才站起身,让小六带着士兵下去安排休息。

待众人离开,胡天罡打开泥封,展开秘信阅读了几页,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缓缓将信纸靠近火烛,火光瞬间点燃了纸张,在火光映照下,他的脸色忽明忽暗。不一会儿,纸张的温度烫得他疼痛难忍,只得急忙松开手。

“大人,你这是……”小六回到屋内,刚好看到胡天罡被火烫到的那一幕。

“没事,殿下已经有了决定。”胡天罡摇了摇头,犹豫着是否应该告诉小六。他深知殿下的心思——一面是自己的儿子,另一面则是天下江山。作为父亲,保护自己的儿子无可厚非;但作为君王,他必须以天下子民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