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借势发难(1 / 2)

1111章:借势发难

中都西城卫辖区的官道旁,两具商旅的尸体躺在草丛里,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旁边翻倒的货担里,散落着尚未被抢走的药材——这是三日内西城卫辖区发生的第三起盗匪袭扰案。巡逻的西城卫士兵发现时,尸体已僵硬,带队的百户不敢耽搁,立刻将情况上报给西城卫统领周泰。

周泰是萧虎的亲信,早年随萧虎在漠北征战,因“勇武”被提拔为西城卫统领,却素来疏于实务。接到上报时,他正与几名部将在卫所衙署饮酒,酒盏碰撞的声响盖过了士兵的汇报声。“不过是小股盗匪,慌什么?”周泰端着酒盏,脸颊通红,“让领,这已是第三起了,商旅都不敢走咱们辖区的官道了,地方官也派人来问了。”周泰不耐烦地挥手:“知道了!明日再派人巡逻,今日喝尽兴再说!”

士兵无奈退去,心中却满是不满——自周泰任统领以来,西城卫的巡逻频次从每日三次减到一次,训练也多流于形式,士兵们早已怨声载道。当晚,这名士兵托同乡(北城卫的一名小兵)给李谦带了口信,隐晦提及“西城卫盗匪频发,统领不管事”。李谦得知后,立刻禀报给忽必烈。

忽必烈正在王府整理剿匪实务册,听闻此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让李谦悄悄派人去西城卫辖区核查,收集盗匪袭扰的证据——包括商旅证词、尸体勘验记录、地方官的抱怨文书,同时让张焕从枢密院调取西城卫近期的巡逻记录与调度文书,查看周泰的履职情况。“若周泰真有懈怠,便是咱们借势发难的机会。”忽必烈对刘秉忠道,“萧虎向来护短,但若证据确凿,他也难护着周泰,既能打击他的亲信,又能彰显咱们‘重视实务’的立场。”

三日后,核查结果与枢密院的文书都送到了王府。李谦带来的证据显示:西城卫辖区近十日发生盗匪袭扰五起,造成三名商旅死亡、五人受伤,损失财物折合白银两百余两;地方官曾三次派人去卫所请求加强巡逻,均被周泰以“无兵力”推脱。张焕送来的调度文书则显示:西城卫近一个月的巡逻记录多有涂改,部分日期的巡逻签到是补签的,且周泰曾三次以“训练”为由,调派五十名士兵为自己修缮私宅,导致巡逻兵力不足。

“证据确凿,足以弹劾。”忽必烈将证据整理成册,对刘秉忠道,“弹劾需经御史台,李御史素来注重实务,若把这些证据给他看,他定会支持。你去联系李御史,就说‘为维护中都防务,需纠察失职将领’,邀他一同联名弹劾。”刘秉忠点头应下,当日便去了御史台。

李御史翻看证据册,见每一页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证人,还有枢密院的文书佐证,眉头紧锁:“周泰此举,不仅失职,还滥用兵力,确实该弹劾。只是他是萧将军的亲信,弹劾恐会引发枢密院不满。”刘秉忠道:“李大人,咱们弹劾的是‘失职行为’,并非针对个人,若纵容将领失职,中都防务恐生更大隐患,商旅也会对中枢失去信任。只要证据确凿,萧将军也无法反驳。”

李御史沉吟片刻,最终同意联名弹劾。两人草拟《弹劾周泰疏》,列明周泰的三大罪状:一是“疏于防务,盗匪频发”,附五起袭扰案证据;二是“滥用兵力,私用士兵”,附调度文书与士兵证词;三是“漠视民怨,推诿责任”,附地方官与商旅的投诉。疏文末尾,忽必烈以“中都禁军统领”的身份署名,李御史以“御史台监察御史”的身份署名,一同提交给中枢。

疏文送到枢密院时,萧虎正在与周泰商议西城卫的粮草调配。见是弹劾周泰的疏文,萧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周泰则慌了神,连忙道:“将军,这是诬陷!那些盗匪是小股流寇,我已派人去剿了,私用士兵更是无稽之谈,只是让他们帮忙修缮卫所的仓库,不是私宅!”萧虎翻开疏文,看着里面详实的证据,尤其是枢密院的调度文书,眉头皱得更紧:“你先别急,我召官员议事,看看他们怎么说。”

议事厅内,官员们传阅着疏文与证据,气氛凝重。忽必烈率先开口:“诸位大人,周泰统领西城卫期间,盗匪频发,商旅受害,地方官多次请求支援却遭推诿,甚至滥用兵力,此等失职行为,若不惩处,恐寒了军民之心,也有损中枢威信。”周泰立刻反驳:“大汗血口喷人!我并未滥用兵力,修缮仓库是为了储存粮草,也是防务所需;盗匪袭扰是因为近期流民增多,并非我疏于防范!”

李御史拿出士兵的证词:“周统领,这几名士兵都称,你让他们修缮的是城外的私宅,而非卫所仓库,且有邻居可以作证;至于盗匪,疏文中的五起案件,你均未及时处置,直到今日才派人去剿,这不是失职是什么?”张焕也适时补充:“枢密院的调度文书显示,你近一个月的巡逻记录有多处涂改,补签痕迹明显,可见日常防务确实懈怠。”

周泰还想辩解,萧虎却抬手制止了他。萧虎看着疏文,又看了看在座官员的表情——多数人因证据确凿,面露认同,连耶律楚材都道:“萧将军,周泰的失职行为有目共睹,若不惩处,难以服众。但念及他早年有功,可从轻处置,免去统领之职,降为百户,戴罪立功。”

萧虎心中清楚,证据确凿,若强行维护周泰,只会引来更多非议,甚至让忽必烈抓住“偏袒亲信”的把柄。他沉默良久,最终道:“周泰疏于防务,滥用兵力,确实失职。按耶律大人的提议,免去西城卫统领之职,降为百户,派往北驿路巡逻,戴罪立功;西城卫统领一职,由东城卫副统领吴坚接任,即刻上任。”

周泰闻言,如遭雷击,却不敢反驳萧虎的决定,只能躬身领命,眼中满是不甘。忽必烈心中暗喜,却面上平静:“萧将军公正处置,实乃中都防务之幸。本大汗建议,让吴坚上任后,立刻整顿西城卫防务,加强巡逻,彻查辖区内的盗匪,早日恢复官道畅通。”萧虎点头:“准奏。吴坚需在三日内提交整顿方案,每月向枢密院汇报进展。”

议事结束后,周泰拦住萧虎,哽咽道:“将军,我跟随您多年,怎能因这点小事就降我的职?定是忽必烈故意针对我!”萧虎拍了拍他的肩,低声道:“我知道你委屈,但证据确凿,我若护着你,只会给忽必烈更多发难的借口。你先去北驿路戴罪立功,日后有机会,我再提拔你。记住,以后做事要谨慎,不可再疏于实务。”周泰含泪点头,转身离去。

忽必烈回到王府,刘秉忠已在等候。“大汗,此次弹劾成功,不仅打击了萧虎的亲信,还让吴坚接任西城卫统领——吴坚虽非咱们的人,却素来注重实务,比周泰好合作。”刘秉忠道。忽必烈笑道:“这只是第一步。萧虎虽处置了周泰,却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找机会报复。咱们需趁热打铁,让吴坚尽快整顿西城卫,拿出实务成绩,同时收集其他萧虎亲信的失职证据,若有机会,再进一步发难。”

吴坚上任西城卫统领后,立刻按忽必烈的建议整顿防务:将巡逻频次恢复为每日三次,分早、中、晚三班;重新制定训练计划,每日辰时练骑射、午时练阵法;派专人彻查辖区内的盗匪,悬赏征集线索。他还亲自走访地方官与商旅,道歉安抚,承诺尽快解决盗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