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城外的驿馆里。”张万邦回答,“他们带来了些礼物,有张完整的虎皮,还有几块金矿,说是让大人看看澳洲的物产。”
萧如薰立刻让人把使者请进城堡。澳洲使者是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头发用麻绳束在脑后,手里拿着根长矛,眼神里满是好奇和警惕。他看到萧如薰,先是愣了愣,然后用生硬的汉语说:“我是澳洲卡拉部落的使者,叫库鲁。我们部落首领听说大明很强大,想跟大明做朋友,换东西。”
萧如薰笑着说:“库鲁使者,欢迎你来到巴达维亚。大明愿意与卡拉部落做朋友,也愿意跟你们通商。你们需要的丝绸、瓷器、铁器,大明都能提供;我们也需要澳洲的毛皮和金矿,咱们可以互利共赢。”
库鲁听了,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我们部落有很多毛皮和金矿,还能给大明提供粮食。要是大明能帮我们打跑欺负我们的部落,我们愿意每年给大明缴纳贡赋!”
萧如薰点头:“若是你们遇到困难,大明可以帮你们。但我们有个条件,你们不能相互攻伐,要与周边的部落和睦相处,一起发展生产。”
库鲁连连答应:“我们答应!只要能过上好日子,我们什么都愿意做!”
双方很快签订了通商合约,萧如薰还派了十名工匠和二十名士兵,跟着库鲁去澳洲,教他们耕种、冶铁和防御技巧。库鲁临走前,紧紧握着萧如薰的手:“萧大人,你真是个好人!我们部落的百姓,永远会记得大明的帮助!”
送走库鲁后,张万邦兴奋地说:“大人,这下咱们的通商范围又扩大了!澳洲的金矿很丰富,要是能大量开采,大明的国库就能更充实了!”
萧如薰点头:“不仅是金矿,澳洲的土地也很肥沃,要是能组织百姓去开垦,以后就能成为大明的粮仓。不过,这需要时间,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通商关系稳固好,再慢慢规划其他的事。”
转眼到了开春,苏门答腊的水利工程顺利完工,新造的三艘“定海号”姊妹船也下水试航成功,水师的实力又增强了不少。萧如薰觉得,是时候回京城复命了。
出发前,他在城堡召开了军政会议,将南洋的事务托付给陈麟、宋应星和张万邦:“陈将军,你负责南洋的防务,要是荷兰人或海盗来犯,一定要坚决反击,不能让他们占半分便宜;宋主事,你继续建造战船和改进火器,争取年底前再造出五艘新战船;张会长,你负责通商和民生,多关注学堂和农田,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三人齐声应下,陈麟还补充道:“大人放心,您不在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守好南洋,等您回来!”
萧如薰点了点头,心中满是不舍。他在南洋待了两年,这里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将士们是他的兄弟,百姓们是他的亲人。但他知道,他必须回京城,向皇上禀报南洋的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
启程那天,巴达维亚港挤满了送行的人。陈麟、宋应星、张万邦,还有阿木和暹罗、爪哇的使者,都站在码头边,眼里满是不舍。萧如薰站在船头,对着众人挥手:“大家多保重!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战船缓缓驶离码头,萧如薰望着越来越远的巴达维亚港,心中暗暗发誓:等他从京城回来,一定要让南洋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让大明的旗帜,永远在南洋的天空下飘扬。
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海水的咸腥味。萧如薰走到船尾,望着身后的海面,浪花在船尾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像是一条连接南洋和京城的纽带。他知道,这次回京城,不仅是为了参加庆功宴,更是为了南洋的未来。他要让皇上知道,南洋不仅是大明的海疆,更是大明的财富之地、希望之地,值得大明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发展。
夕阳西下,将海水染成一片金红。萧如薰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心中充满了期待——京城在等着他,南洋也在等着他,他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