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侯印镇海二(1 / 2)

萧如薰的战船驶入长江口时,正是暮春时节。两岸的杨柳抽出新绿,农人在田间插秧,白鹭掠着水面飞过,一派江南水乡的生机景象。他站在船头,望着熟悉的景致,心中却满是感慨——离开大明本土两年,如今再回来,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大人,前面就是南京城了,按规矩,咱们得在这里停靠,向南京兵部报备后,才能继续北上。”赵忠指着远处的城楼,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听说南京的百姓都知道您在南洋打了胜仗,还被封为南洋侯,都等着想看看您呢!”

萧如薰笑着点头,吩咐战船缓缓停靠在南京码头。刚下船,就见南京兵部的官员带着一队士兵迎了上来,为首的官员拱手行礼:“下官南京兵部侍郎李谦,恭迎南洋侯大人!大人在南洋大败荷兰人,收复海疆,真是我大明的英雄!”

萧如薰拱手回礼:“李大人客气了,萧某只是尽了分内之事,不敢当‘英雄’二字。”

李谦热情地邀请萧如薰去南京兵部歇息,还特意安排了接风宴。宴会上,李谦不停地询问南洋的情况,当听到萧如薰说已经与暹罗、爪哇、澳洲建立通商关系,还在南洋开设学堂、修建水利时,不禁感叹道:“大人真是深谋远虑!南洋若是能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将来必定会成为我大明的富庶之地,大人的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萧如薰谦逊地笑了笑,又与李谦商议了报备的事宜,约定次日清晨启程北上。当晚,他住在南京兵部安排的驿馆里,辗转难眠——他不知道京城的局势如何,魏忠贤是否还在掌权,皇上对南洋的规划又有什么想法。

次日清晨,萧如薰的战船继续北上。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都纷纷涌上码头,想看看这位在南洋立下赫赫战功的南洋侯。有的百姓还送来鸡蛋和水果,萧如薰一一收下,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百姓们的认可,才是对他最大的奖赏。

半个月后,战船终于抵达通州码头。刚靠岸,就见徐光启带着一队锦衣卫迎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萧大人,可算把您盼来了!皇上特意让我来接您,说要亲自在午门迎接您呢!”

萧如薰又惊又喜,连忙跟着徐光启往皇宫赶。到了午门,就见天启帝穿着龙袍,站在午门的台阶上,身边跟着内阁大臣和文武百官。萧如薰连忙跪下:“臣萧如薰,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启帝快步走下台阶,亲手扶起萧如薰,笑着说:“萧爱卿,快起来!你在南洋辛苦了,不仅打败了荷兰人,还为大明开拓了海疆,真是朕的得力干将!”

萧如薰感动得热泪盈眶:“臣能有今日的功绩,全靠皇上的信任和支持,臣不敢居功!”

天启帝拉着萧如薰的手,走进皇宫。在太和殿,天启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文武百官纷纷向萧如薰敬酒,称赞他的功绩。宴会上,天启帝还宣布,将南洋的税收留作南洋发展之用,不必上缴国库,还会从大明本土调派工匠和百姓去南洋,协助萧如薰建设南洋。

萧如薰连忙跪下谢恩:“皇上圣明!臣定不负皇上信任,将南洋建设成大明的坚固海疆,为大明开疆拓土!”

庆功宴结束后,天启帝单独召见了萧如薰,在御书房里,天启帝屏退左右,轻声说:“萧爱卿,朕知道你在南洋不容易,魏忠贤之前多次想找你的麻烦,都被朕压下来了。如今魏忠贤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朕打算让你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协助朕处理朝政,顺便也让你好好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