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军旗,还有其辅助的步兵,黑压压的一片,滚滚长流,似是要将他们这小小的义州城给彻底吞没一般。
“都给本节度使听着,一定要防住,死死的防住。大明援军就在这几日抵达,一定要撑到那时。”
“无需出城作战,只需守城即可。”
朝鲜节度使疯狂地挥舞着双臂,下达着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很快,在这城墙之上居然出现了从王朝还有其他权贵之处、江华岛之上调运来的重型火器,还有不少是在崇祯八年到崇祯九年年初的这段时日,大明靠着如今皮岛总兵黄龙的护送,来到了这朝鲜境内的火器,自然是军械所之内制作而出的精良火器。
如今这些火器架于城墙之上,神武大炮炮管子比之前的红衣大炮要粗了足足一倍,其炮管的改良、膛线的精准,还有朝鲜各处防线之内大量的炮弹早已准备齐全,成了当下他们这些朝鲜防线各处城池最重要的守城力量,没有之一。
“放!放!放!”
朝鲜节度使疯了一般,红着眼一声又一声地不停喝道。
四处的朝鲜士卒听后,一个个点燃引线,随即蹲守在一旁。
只听大炮轰鸣,炮管微微震颤,按照调好的精度、角度发出震天的轰响。
轰轰轰。
一炮接着一炮,一轮炮火发射下去,肉眼可见的便阻击了多铎、豪格两人所率领的精锐骑兵。
朝鲜节度使在这城墙之上看了,脸上露出肉眼可见的狂喜:“哈哈哈哈。满人鞑子果然没带红衣大炮来。这一次我义州城能够守住了。”
朝鲜节度使挥舞着手脚大声说道,四处的守城士卒听了,一个个也都松了口气,接着看向满朝的那些火器炮弹,心里面也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取而代之。
多数的朝鲜人信心倍增。
可在这义州城下,精锐骑兵被按住前路,大量的炮火方才一轮,其精度还有炮火的威力便直直地炸伤了有几千的骑兵,还有麾下优良的战马都受到了各处不一的损伤。
八旗子弟那可是一等一的精锐,少一个便没一个,所以哪怕是多铎、豪格两人看到如此伤亡,也都不由震惊了一二。
一个个立刻挥出军令。
“鸣金收兵!撤退,撤退。”
多铎、豪格二人赶忙大声喊道,同时拉着缰绳的他们也不由看向那一座城墙之处的境况。
“什么时候,这些朝鲜人的火器这么厉害?这些朝鲜人看来不能太小瞧了去。”
义州城靠着火炮优势,勉强能够拖延一阵。
可由皇太极亲率的主力攻略的郭山城,皇太极身旁自有耿仲明、孔有德二人率领的火炮营,大火轰鸣。
双方不断地射击火器,一颗颗炮弹落下,成了郭山城之外所有战争的声响。
一时间,连满八旗引以为傲的精锐骑兵都完全派不上用场,哪怕能够闯入郭山城,可所带来的损失是皇太极这个大清天子绝对承受不起的。
要知道,没了他麾下的心腹八旗人马,其他的八旗子弟会不会篡他的位,几乎用后脑勺都想得出来。
第一轮战斗很快落幕。
军营主帐内,看着鸣金收兵的命令,满人、汉人、蒙古人皆神色各异。
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对视一眼,面色凝重。
直到皇太极身边的亲卫唤他们二人前去,拄着杖的两人才一一如梦方醒,快速来到皇太极的面前:“奴才见过陛下。”
两人齐声说道,皇太极摆了摆手。
这都快有半日光景。
他堂堂大清天子,连一个小小的郭山城都还未曾拿下,虽然也有他没使出全力的缘故,但这种状况依旧让他不快。
“朝鲜之处的火炮……”
皇太极说出他的疑惑。
耿仲明在路上便也想了许多,此刻直接答道:“陛下,奴才敢肯定,朝鲜之处绝无这般精良火器,此等伙计怕是只有那大明才有。”
“奴才敢有绝对的把握,这些火炮定当是大明皮岛总兵黄龙所专门运输而来,为的便是支援朝鲜,增强他们的实力,以此阻碍我大清的大计。”
“还请陛下放心。”
孔有德同样跪下身来,低着脑袋,面色间尽是决绝之意,“三日功夫,奴才定能率领乌真哈超解决了这郭山城之上的火炮,不会耽搁大军进军那安州之处的。”
孔有德立下了军令状,皇太极微微点头。
三日光景有些长了,但方才那郭山城之上的火炮威力实在太大,尤其是其一轮发射、一轮接着一轮,仿佛不要钱似的,轮轮连发在战场之上所绽放出来的威力,让他这个大清天子一时都难以奋进。
只能够暂时鸣金收兵撤退而下。
……
郭山城内,一众朝鲜守军似陷入一片阴霾。
郭山城比不得义州城,只不过是区区小城,虽说在这小城之内有了大量火器堆积,甚至比义州城那边的还要丰厚。
可外面率领大军的乃是有着大清天子之称的皇太极,所以使得郭山城之内的朝鲜守军,哪怕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
可如今士气还是肉眼可见地低落下去。
直到这一日将将入夜时分。
城门之外,来自安州之处的名将申景瑗亲自领着安州城之内近三分之二的大军赶来,这才让郭山城之内的众人升起了一缕缕的希望。
他们这些人性命无关紧要,可朝鲜名将申景瑗,那放眼整个国家可都是数得上的大人物。
“将军,您怎么来了?”
“将军,您糊涂,眼下这时节来了,恐怕便再也出不去了。”
郭山城的守将又惊又喜,一脸懊悔之意。
“糊涂。”
申景瑗感受到对方的好意,赶了一路的风尘仆仆,面上的冷峻之色稍显柔和,但随后便继续训斥下去,“若郭山城被破,我安州又岂能独善其身?
这清军分两路攻来,任何一路被攻破,我朝鲜必将国土沦丧,这些女真人虽是强敌,我等也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那皮岛总兵黄龙,还有正在迅速赶到的另外两位大明官员,以及辽东之处包括大明的援军都在全数赶来,大明上国又岂会亲眼目睹我朝鲜再一次被大清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