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李海的震惊(2 / 2)

“来人!”李海猛地站起身,玄色官袍的下摆扫过案角,带倒了一支毛笔。他大步走到门口,官靴碾过地上的鸽粪——那些信鸽吃完粟米后,在地上留下了几滩灰白色的粪便,他却毫不在意。“点齐二十名快手,备好锁链封条。李天寿的罪状既下,我青州府皇城司,今日便替朝廷清剿余孽!”

“大人!”皇城司的亲事官张全快步从外面跑进来,他穿着青色捕快服,腰间佩着腰刀,脸上带着几分急切。“那...抄家规矩?”张全知道,皇城司抄家有规矩,哪些东西能拿,哪些东西不能动,都有严格的限定,可李天寿家大业大,保不齐有人会动歪心思,他不得不问清楚。

“老规矩。”李海扯松领口,露出里面的白色中衣,语气斩钉截铁,“古玩字画只许取一件,自己藏好;金银珠翠碰都别碰,全部登记造册,上缴国库。谁敢越线,不管是谁,我亲手剁了他的手!”

话音未落,院外已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二十名快手骑着马,马身上披着黑色的披风,披风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们都是皇城司挑选出的精锐,身手矫健,马术精湛,此刻正整齐地列在院门外,等着李海下令。李海看了一眼院外,翻身跃上早已备好的黑马,马鞭一扬,“走!”

马蹄声在晨雾里散开,朝着李府的方向而去。此时的青州府城,大多人家还没开门,只有几家早点铺亮起了灯,看到这支浩浩荡荡的马队,都赶紧关紧了门,生怕惹上麻烦。

城南巡检衙门里,张希安正对着铜镜整理。他今天穿的是藏青色巡检服,腰间系着铜质腰牌,正对着镜子系玉带,动作一丝不苟。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腰间佩刀摇晃的“叮当”声。张希安抬头,就看到巡检王五满头大汗地撞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又有几分慌乱。王五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此刻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胸前的衣襟。

“大人神算!”王五一边喘气,一边大声说道,“李管家起初还拿瞧,坐在太师椅上,端着茶杯,说‘我家老爷的银子,凭什么给平头百姓’,还让小的滚出去。小的按您说的,把您写的朱票一亮——”他说着,伸手拍了拍怀里的文书,文书外面裹着一层蓝布,能看到上面盖着的红色官印,“那老东西当场就变脸了,脸上的肉都在抖,赶紧让账房去取银子,一百三十两雪花银,一块不少,数都没数就递了过来!”

张希安听了,嘴角微微上扬。他从王五手里接过银子,是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六锭二十两的银锭和一锭十两的银锭,银锭泛着柔和的银白色,表面还能看到铸造时留下的细纹,是十足的雪花银。他捏起一锭银锭,在指尖轻轻转了转,银锭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带着金属特有的质感。

月光透过窗棂落在银面上,映出他微抿的嘴角。“拨二十两给兄弟们。”张希安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几日兄弟们跟着你蹲守,风吹日晒的,辛苦得很,家里老小还等着米下锅,这点银子权当是补贴。”

王五听了,眼睛一亮,刚想道谢,却又想起什么,脸上露出几分犹豫:“可是大人,这银子是给...给刘老汉的,我们拿了,会不会不太好?”

张希安看了他一眼,又补了句:“别嫌少,权当留着买酒暖身。兄弟们辛苦一场,拿点辛苦钱是应该的,再说,你当刘老汉就没掺合李家的事?。”

王五听了,连忙点头:“大人说得是,小的这就去分银子!”他说着,喜滋滋地接过张希安递过来的两锭银锭,转身快步走了出去,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

待王五走后,张希安对着门外喊了声:“老周。”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门外。很快,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是他的巡检老周。老周穿着和王五一样的巡检服,却比王五沉稳许多,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

张希安示意老周把门关上,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你带两个人,悄悄去李府附近盯着。要是看到有李家的人哭嚎喊冤,或者想往外跑,先把人拖去班房,别让他们在外面闹事,影响不好。要是情况不对,立即汇报。”他顿了顿,又接着说:“另外,再派人去刘老汉家,把剩下的银子送过去。刘老汉家的那些人,你顺便敲打一番。莫要让他们嚼舌根。”

张希安加重语气说道:“你告诉刘家,闹起来对谁都没好处。李家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应该也听说了,要是再闹,说不定会被牵扯进去,到时候不仅拿不到银子,还可能惹祸上身。顺便敲打一番,让他们安分点。现在这世道,经不起折腾,真死了人...谁也兜不住。”

老周听了,心里一凛,连忙点头:“小人明白,这就去办。”他说着,转身轻轻推开房门,快步走了出去,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动了外面的人。

张希安站在原地,看着窗外的晨曦。日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洒下一片细碎的金辉,像一层薄薄的金粉。他知道,李天寿若是倒了,青州府的天就要变了,而他必须在这场变动中站稳脚跟,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他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拿起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热茶,茶水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能驱散他心底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