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声东击西(2 / 2)

他向前一步,语速加快:

“西征之利,在除近患;南下之利,在取实益。但我想要问一问,纵使此刻倾力西征,待大军到西凉,需耗时几何?耗粮几多?”

他不等苏绰回答,继续道:

“西凉据险而守,其地易守难攻。我大军此刻西去,必成旷日持久之消耗战。届时,师老兵疲,锐气尽丧,何以图远?即便大胜,但凉地民疲地瘠,需多年安抚方能为我所用。届时,江南岂会坐视?必沿江布防,严阵以待。我师老兵疲,再要南下,便要重蹈前魏覆辙了!”

“反之!”

他话音一转,手指猛地敲在舆图上的江淮区域:

“此时南下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就像我今日所言,江南萧氏素来保守,又自恃江宽水深,文恬武嬉,以为我必与赵贵等人死斗,无暇南顾。此乃天赐良机!其备松弛,其心懈怠。我若以雷霆万钧之势忽尔南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江淮之地可传檄而定。

我们佯攻西凉,大军西向做出姿态,一是麻痹江南,使其放松警惕!二是震慑西凉宵小,使其不敢轻易出动,为我南下争取时间!

但我中原主力,早已通过精妙调度,暗中指向东南!所谓西进精骑,多是疑兵,亦是阻援之师,若赵贵等人胆敢东出,便要他们迎头痛击!”

司马子如终于寻到机会开口,面色凝重道:

“陛下,此计虽妙,然太过行险。万一西贼看破虚实,举兵东进,与我军留守之师争夺长安,如之奈何?”

高欢眼中精光一闪:

“问得好!赵贵其人,多疑慎微,更兼贪利。他见朕大张旗鼓西征,首先想的绝非是贸然东进,而是固守观望,甚至想趁朕与南朝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

此乃人性,朕料定他不敢亦不愿在局势未明时倾巢而出!这就是我们的良机啊!”

他又看向苏绰,语气斩钉截铁:

“战争之道,不在击破最强之敌,而在夺取最大之利!江淮富庶,得之则天下膏腴尽入我手,国力骤强!届时,携大胜之威,裹南方之粮饷兵源,再回师西向,以泰山压顶之势,西凉之地何以抵挡?天下何愁不定?

今日之惑敌欺敌,实为长远计!朕要的不是一时之胜负,而是天下之一统!朕意已决!先南后北!此战,必破建康!”

烛火摇曳,将高欢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高大起来。苏绰深吸一口气,缓缓拱手,沉声道:

“陛下庙算之深,臣不及万一。如此,臣唯有竭尽驽钝,助陛下成就此万世之功!”

司马子如也长叹一声:

“臣今日算是知道何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了!”

高欢神色并未放松:

“此谋成败,只在二字:时间!今日三军既已集结,便统一整修武备,半月后大张旗鼓,向西进军!要让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的士卒,都认为目标是西凉,是清理残寇!”

“待大军行至荥阳,”他的手指猛然向东一划:

“全军转向,昼夜兼程,南下直扑江淮!打萧衍一个措手不及!”

苏绰沉吟片刻,补充道:

“若无一支援军在西线持续佯动,恐难长久瞒天过海。需派一支偏师,做出强攻西凉的姿态,控制住西线贼军,使其无法东顾,亦让萧梁确信我军主力确在西域。万景此刻正驻防长安……”

“侯景另有大用,”高欢断然否决:

“此事交给斛律金!他素来沉稳,麾下敕勒骑兵来去如风,最擅虚张声势。令他率领本部精锐,广布旌旗,多设灶垒,做出我主力大军仍在西线鏖战的姿态!务必让建康相信,我们没有南下之心”

说罢,他转向司马子如:

“遵业!此番能否骗过江南,要害便在阿六敦处!要劳烦你即刻动身,亲赴阿六敦军中,向他分说清楚此间全局利害!”

司马子如单膝跪地:

“臣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