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东,咸阳郡公府邸。
初春,风中尚带着一丝料峭。
但书斋内却已暖意融融,孙腾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腰悬象征着无上信重与生杀大权的“使持节”玉符,指上戴着一枚触手生温的墨玉扳指,正凭窗负手而立。
此刻他正自望着庭院中那株百年海棠,自觉意气风发。
作为从六镇开始就跟着高欢的老人,如今他已是北道大行台,加封咸阳郡公了!
不说横着走,那也是能称得上一句位高权重!
纵然是姓元的,见了他这国之柱石,也需要避让三分,礼敬有加!
府门前,每日车水马龙,求见者如过江之鲫,无不屏息静气,仰望这巍峨府邸,揣摩着郡公今日心情几何。
大丈夫到了这般境地,怎能不让人豪气顿生呢?
想到这里,孙腾不由得愈加自矜了起来。正自得意间,他颇为倚重的老家宰孙福跌跌撞撞冲进书房,急声道:
“家主!大事不好了!世子……世子派人把咱们在伊阙的那几十亩良田围起来了!”
孙腾身形猛然一僵缓缓转身:
“怎么回事?说清楚!”
孙福咽了口唾沫,颤抖着递上一卷竹简:
“今晨天未亮,世子麾下那个叫崔季舒的,带着三百甲士围了庄子。他们……他们说世子发了钧令要清理强占良田,说咱们伊阙的那些良田是侵占的,要全部充公,分给那些贱民……”
“哼!”
还未听完,孙腾便冷哼一声:
“小世子是不是昏了头了!算账都算到我头上来了?伊阙的田,那是我孙家靠自己的能为买回来的,地契尚在,什么叫强买强卖!?”
“哗啦——砰!”
盛怒之下,孙腾袍袖猛地一拂,竹简被他一把扔了出去。
孙腾也不看那满地狼藉,猛地起身,大步流星直向正厅走去。
见他面色阴沉,沿途廊庑下,所有侍立的婢女、仆从,齐刷刷匍匐在地,额头死死抵在地上。
正厅之内,十余名闻讯赶来的孙氏核心族人,已三三两两聚集了起来,个个面沉似水。
见孙腾推门进来,众人齐刷刷跪倒。
“叔父!叔父啊!”
侄子孙凤年更是涕泪横流,手脚并用地膝行至孙腾脚边,一把抱住孙腾的锦袍下摆,声音悲愤欲绝:
“那……那伊阙的良田,是我们孙氏三房立身的根基、钱粮的命脉啊!三成的进项都指着它!更别说依附其上的数百家佃户、世代效忠的百余名部曲家兵!
世子……世子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要给我们分了,何止是不讲情面?!这分明是要断我孙氏一臂,掘我房柱根基啊!
是要将叔父你们这些追随高王出生入死的大功臣,踩在脚下立他的威啊!他……他高澄不该如此!他不能如此啊!这高家的天下,难道没有我们孙家流过的血、豁出的命吗?!”
孙凤年一阵诉苦,堂内登时热闹了起来。
“就是!小世子欺人太甚!”
“世子年幼,竟被小人蒙蔽至此!”
“那崔季舒算什么东西!当年不过是个刀笔小吏,如今竟敢骑到郡公头上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