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怎么样了(2 / 2)

他这才彻底明白,还是皇上技高一筹,用两份看似不相干的诏书,就将被动局面转为主动。

朝鲜使者面圣时提及,裕王对其十分殷勤,温言慰藉,还说了许多家常话,这让吕芳觉得裕王总算明白了一些事理。

他心想,大明朝终究是裕王的,与严嵩走得那么近并无益处,就算不支持变法,也不该去阻拦,皇上这般做法,绝非为了害裕王。

吕芳又想到严嵩,觉得他费尽心机,却早被皇上看穿,一个“引蛇出洞”便将他们的底细都试探了出来。

如今裕王有了警惕,严嵩自然也就不好再在背后操纵了。

嘉靖一直在一旁看着他,见他笑了许久,便问他有什么好笑的,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吕芳愣了一下,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回道。

“回万岁爷,奴才哪有什么喜事。只是琢磨着,裕王爷这回,总该醒悟一点了。”

嘉靖轻哼一声,反问他。

“裕王清醒什么?”

心里却十分清楚,裕王和自己以及杨帆,并非一路人。

裕王读的儒书太多,始终不明白所谓的“圣人之制”,并不符合本朝的立国之道。

这一直是嘉靖的痛点,念头刚起,便觉胸口烦闷,不由得长长呼了口气。

吕芳察觉到嘉靖情绪变化,赶紧转移话题,问。

“徐阶他们这回,会怎么拟票?”

嘉靖见他憨态可掬且忠心耿耿,不禁莞尔一笑,说。

“还能怎么拟?无非是照准罢了。”

吕芳琢磨着,确实如此,再无其他花样。

他抬眼,却见嘉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此时,宫中气氛忽然变得温馨,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杨帆,还有那个小院子,以及当时聊的那些话。

一路走来,局势已然翻天覆地,当初都以为杨帆难以成事,如今他却日益显露出威势。

吕芳轻轻一叹,像是自言自语般问皇上。

“万岁爷,不知道杨帆,如今怎么样了?”

嘉靖正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只觉那些过往如一股暖流,让他在沉寂的朝局中感受到了生机。

想到这个失散的儿子越来越有章法和手段,他忍不住叹道。

“希望杨帆,也能想起我们。”

“什么时候,让杨帆进京一趟,无论是述职,还是别的名义都行。朕也想问问他,接下来要怎么干,干到什么时候为止。毕竟,现在连朕都不知道,他要做到哪一步。”

吕芳也笑了起来,感慨道。

“奴才就更不知道了。没想到,佛朗机人,就这么被解决了。

这世事真是如此,原本想不到、不敢想的事,只要有志气,还真就不算事。”

嘉靖点点头,说。

“事情,就是要靠人去做。”

吕芳又想起一件事,小心翼翼地问皇上。

“万岁爷,上回蓝神仙说,江南有非常之气。如今杨帆已做到这般地步,接下来,会不会出什么事?”

嘉靖这段时间早已下定决心,淡然道。

“别忘了《运朝疏》。这一步,是早晚的事。那些勋臣,也太不像话了,是该整顿一番了。即便没有杨帆,朕也不会放过他们。”

吕芳点点头,称。

“那些勋臣,也真是糊涂。难道,还指望严嵩,能保他们平安?这实在是福祸无门,为人自招。“

说到这里,嘉靖也颇为感慨。

这些勋臣,要么是太祖的旧臣,要么是靖难的功臣,大明体制念及他们的功勋,赐给他们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却又担忧他们乱政。

因此太祖、成祖都不许他们干预朝局和地方事务。

平心而论,大明的勋臣本没有太大害处,远不如汉朝的列侯那般举足轻重。

但这些年来,一些奸人打着勋臣的旗号,干了不少坏事,诸如投献、枉法、私兵等,样样都有。

最让人痛恨的是,他们竟然与严家勾结,一个个去走严嵩的门路,向朝廷要官做,这才让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嘉靖自然明白蓝神仙的意思,多半是杨帆托人借他的嘴传话,想必杨帆要在江南做些出人意料的事,这也算是提前打个招呼。

一念及此,嘉靖的帝王心性再次显露,淡然问吕芳。

“朕让你把宫里十二监都理一遍,你怎么还没去办?”

吕芳当即跪下,恭敬回禀。

“奴才已经派人去查了。那些管事的太监,确实有很多坏事。奴才琢磨着,先彻底查一遍,到时候,再一并处置。”

嘉靖哼了一声,让他自己的事自己看着办,别到时候把自己也绕进去,随后便再次闭目打坐。

这日,杨帆得到了想要的兵部照会。

让他略感惊喜的是,这份文书是兵部主动下发的,直接回应了朝鲜国请求剿倭的国书,他甚至无需自行上呈文书。

邸报中提到,内阁经过慎重商议,决定由江南舟山公廨发出拘捕令,随后闽海水师移兵对马,协助拘捕倭犯并帮助藩国剿匪。

当然,任何官员都能从另一条见闻中察觉深意。

皇上赏赐朝鲜国全套雅乐,还下温旨慰藉。

正是嘉靖这一看似无关的举动,促使裕王和内阁主动行动,文书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江南。

有了这个名义,杨帆行事方便了许多,打算一口气解决几个外国权臣。

次日,他来到葫芦山水寨,带着暹罗的纳黎萱观看火器水师操练,还为纳黎萱取了个华文名字——朱怀恩,类似唐代的朴固怀恩。

杨帆与俞大猷商议了一整天用兵方略,最终决定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俞大猷亲率,征讨朝鲜南道的几处倭寇据点;

第二路由林明国统率,南下打击琼州的倭寇据点,之后前往安南北部的莫朝和南部的黎朝,分别向莫敬典、郑检递交杨帆的私人信件;

第三路由戚继光统率,殷小虎带领五千义勇随行,从金山卫南下,逐一扫平岸上的山贼匪寇,直抵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