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心理战(2 / 2)

“刘县令,民心可用啊。”

刘存义感慨道。

“下官为官八载,从未见过如此炽烈的民心。

这...这才是大明之朝气啊!”

“大明之朝...”

朱翊钧轻声重复,嘴角露出笑意。

“说得好,这正是我大明的本义。”

平湖城头,朱翊钧负手而立,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

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海天交界处,那里乌云低垂,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大人,军令已到。”

郑钦快步走来,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文书。

朱翊钧接过,指尖轻挑开封口,取出内中绢纸。

他的目光在字句间迅速游走,眉头渐渐锁紧。

“据守平湖,探明倭寇动向,若其攻打华亭,则从后夹击...”

他低声念出关键内容,嘴角泛起冷笑。

“朝廷这是要我们做饵啊。”

郑钦不解。

“大人何出此言?”

朱翊钧将绢纸递给他。

“倭寇若攻华亭,必先过平湖。我们在此驻守,无异于告诉倭寇——此处有兵。”

他转身指向城外那片开阔地带。

“但这次,我们不必躲在城墙后。”

手指划过空气,在三百米外停下。

“就在那里,用马车构筑防线,火枪兵列阵以待。”

郑钦顺着他的指向望去,面露忧色。

“大人,城外无险可守,若倭寇骑兵突袭...”

“倭寇无马。”

朱翊钧打断他,眼中带着自信的光芒。

“上次宣大之战已证明,燧发枪足以对抗骑兵冲锋,何况区区步兵?”

他大步走向城下,靴底踏在石阶上发出清脆声响。

城门外,士兵们正在整备军械,三十五门火炮整齐排列,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远方。

“传令下去。”

朱翊钧对随行亲兵道。

“火枪兵在城外三百米处设防,形成折线形防御带。火炮后撤一百米,覆盖前方一公里范围。”

亲兵领命而去。

朱翊钧转向郑钦。

“派出三队斥候,分别往华亭、青浦和海岸方向探查。我要知道倭寇的一举一动。”

“是!”

郑钦抱拳,转身去安排人手。

朱翊钧目送他离去,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在指导士兵搭建营帐的刘存义身上。

这位工部郎中虽为文官,却精通营造之术,此刻正亲自示范如何加固营帐以抵御海风。

“刘大人。”

朱翊钧走近招呼。

刘存义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朱大人有何吩咐?”

朱翊钧示意他一同走向中军帐。

“有些变法之事想请教刘大人。”

帐内,朱翊钧命人奉上热茶。茶香氤氲中,他开门见山。

“听闻刘大人曾主持修建河间府水利,成效显著。不知对屯田制改革有何高见?”

刘存义放下茶盏,沉思片刻。

“屯田之弊,在于军户困苦,良田荒芜。若能将部分军田改为民屯,按收成分成,既可减轻朝廷负担,又能激励耕作。”

朱翊钧眼睛一亮。

“刘大人此言甚合我意。战后东南沿海需重建,我想请刘大人主持屯垦卫事宜。”

刘存义闻言,手微微一颤,茶水溅出几滴。

“朱大人此言当真?”

“军中无戏言。”

朱翊钧正色道。

“刘大人精通营造,又体恤民情,正是最佳人选。”

刘存义深吸一口气,起身长揖。

“存义虽才疏学浅,愿为大明中兴效犬马之劳!”

两人正交谈间,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郑钦掀帘而入,面色凝重。

“大人,第一队斥候已回,倭寇并未攻打华亭,而是在城外筑营围困。”

朱翊钧眉头一皱。

“可有其他动向?”

“有倭寇分队向青浦、平湖一带游弋。”

郑钦递上斥候绘制的简易地图。

“看其部署,似有所图。”

朱翊钧接过地图,指尖在华亭、平湖、青浦三地间划动。突然,他猛地拍案。

“好个围城打援!”

刘存义不解。

“大人何意?”

朱翊钧冷笑。

“倭寇这是要引戚将军来救,然后半路伏击。”

他指向地图。

“若我军从青浦、平湖驰援,必遭其游弋队夹击。”

郑钦恍然大悟。

“难怪他们不直接攻城!”

“不仅如此。”

朱翊钧眼中精光闪烁。

“倭寇探知平湖非主力,认定我们一击即溃。一旦得手,便会合兵包抄戚将军。”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地图在朱翊钧手中沙沙作响。

他忽然抬头。

“倭寇上次在台州已领教火器威力,此次必有应对之策...”

话音未落,殷小虎匆匆进帐。

“大人,雾气渐浓,能见度不足百步!”

朱翊钧快步走出营帐,果然见海雾如纱,渐渐笼罩四野。

他心头一紧。

“传令全军戒备!倭寇很可能趁雾偷袭!”

回到帐内,朱翊钧召集郑钦、刘存义、殷小虎三人商议。

他将地图铺在案上,手指从平湖向北移动。

“诸位请看,从平湖北上,东有金山卫,西有枫泾。枫泾以北便是华亭。”

殷小虎插话。

“若不走枫泾,而是向西北迂回...”

“便是淀山湖。”

朱翊钧接道。

“那里开阔,但近湖处泥泞难行。”

他手指重重敲在枫泾位置。

“我担心倭寇会在华亭西面开阔地设伏,围歼戚将军。”

刘存义思索道。

“戚将军若从青浦来援,确实只有这条路最近。”

“正是!”

朱翊钧眼中带着忧虑。

“这说明倭寇做足了准备,计划周密。

他们不仅要打军事战,更要打心理战!”

郑钦疑惑。

“心理战?”

朱翊钧沉声道。

“倭寇欲聚歼戚将军部,摧毁我大明军民心中支柱。此乃配合严嵩建立霸府的毒计!”

帐内众人闻言色变。

朱翊钧环视一周,决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