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停下!检查!(2 / 2)

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纸,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前朝积弊?”

他突然停下脚步,声音中带着苦涩。

“那为何登基三年,这弊病不仅未除,反而愈演愈烈?”

吕坤不敢接话,只是伏得更低了些。

沉默良久,朱翊钧长叹一声。

“起来吧,我不是在责怪你。”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咸湿的海风吹散房间里的闷热。

“吕大人,你说...对百姓而言,到底是倭寇的暴力海商模式好,还是我的均衡模式好?”

吕坤刚站起身,闻言又差点跪下。

“大人!这...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他们给钱。”

朱翊钧打断他,声音异常冷静。

“而且比官府给的更多。百姓们不在乎谁统治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吃饱饭。”

吕坤张口结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朱翊钧转过身,眼中带着决然的光芒。

“我决定了,要去历港看看。”

“什么?”

吕坤大惊失色。

“大人三思!历港是倭寇老巢,危险重重!”

“正因为危险,我才更要去。”

朱翊钧坚定地说。

“我要亲眼看看这个国中之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吕坤急得额头冒汗。

“大人,此事万万不可!若有不测...”

“我意已决。”

朱翊钧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你若不放心,就随我一同前往。我们化装成商人,就说去收丝绸。”

吕坤知道皇帝一旦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咬了咬牙。

“那我必须随行护卫。”

朱翊钧露出笑意。

“正合我意。”

次日一早,两人便行动起来。

朱翊钧换上一身商贾常穿的靛蓝色棉布长衫,腰间系一条素色腰带,头上戴一顶普通的方巾,看起来就像个寻常的内地商人。

吕坤则扮作他的账房先生,背着算盘和账本。

“大人...不,东家。”

吕坤别扭地改口。

“我们先去钱庄兑些银票。”

朱翊钧点点头。

“有理。没有本钱,如何做买卖?”

两人来到华亭官营钱庄,朱翊钧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掌柜。

“兑五百两银子。”

掌柜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后脸色大变,连忙将两人请入内室。

“不知贵人驾到,有失远迎!”

掌柜跪地行礼。

“这玉佩...可是宫中之物?”

朱翊钧与吕坤对视一眼,心中暗叫不好。

这玉佩是皇帝随身之物,上面刻有龙纹,寻常人或许不识,但这钱庄掌柜显然见多识广。

“掌柜好眼力。”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说。

“实不相瞒,我乃京城皇商,奉旨南下采办丝绸。为行事方便,故而微服出行。”

掌柜将信将疑,但也不敢多问,连忙为他们兑了银票。

离开钱庄后,吕坤低声道。

“太冒险了!若那掌柜去告密...”

“无妨。”

朱翊钧淡定地说。

“我已让锦衣卫盯着他了。若有不轨之举,自有人料理。”

吕坤这才稍稍安心。

两人用兑来的银票买了五百多匹上等丝绸,又通过客栈小二的介绍,找到几个走私商人搭伙。

“这位爷看着面生啊。”

一个满脸横肉的商人上下打量着朱翊钧。

“第一次走海路?”

朱翊钧学着商人的样子拱手。

“正是。在下京城张氏商行的掌柜,姓张名钧。听闻海上利润丰厚,特来试试水。”

那商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

“张掌柜好胆识!不过海上不比陆地,规矩多着呢。”

“还请指教。”

朱翊钧故作谦逊。

“第一,不问来路;第二,不打听买卖;第三。

商人压低声音。”

“见了倭寇老爷们,要跪着说话。”

朱翊钧眼中带着怒意,但很快掩饰过去。

“多谢提点。”

当夜,一行人雇了十条渔船,趁着夜色悄悄从金山卫一处废弃码头下海。

朱翊钧和吕坤同乘一条船,船老大是个沉默寡言的老渔夫,只说了句坐稳了,便摇橹离岸。

海面上漆黑一片,只有星光微弱地映照着波浪。

渔船随着海浪起伏,朱翊钧紧紧抓住船舷,强忍着晕船的不适。

“东家,喝口水。”

吕坤递过水囊,眼中满是担忧。

朱翊钧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点点火光——那是倭寇的巡逻船。

“小心!趴下!”

船老大突然低喝一声。

所有人立刻伏低身子。

只见一艘挂着怪异旗帜的船只从附近驶过,船上的火把照亮了几个持刀而立的倭寇身影。

朱翊钧屏住呼吸,透过渔船边缘的缝隙观察。

那些倭寇穿着混杂的装束,有的穿着日本武士服,有的则是明朝百姓打扮,但个个腰挎长刀,神情凶悍。

等巡逻船远去,船老大才松了口气。

“算咱们运气好。”

“他们经常这样巡逻?”

朱翊钧问道。

船老大点点头。

“每晚都有,专抓不交通行费的渔船。”

他啐了一口。

“狗娘养的,连条活路都不给渔民留。”

朱翊钧沉默不语,只是握紧了拳头。

渔船在海上航行了将近三个时辰,终于接近一处岛礁。

借着微弱的月光,朱翊钧看到水寨外围战船林立,各种奇怪的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到了,前面就是历港。”

船老大指着远处说。

“过了水寨闸门,就能上岸。”

随着渔船靠近,水寨的轮廓逐渐清晰。

高大的木制围墙沿着海岸线延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瞭望塔,塔上隐约可见人影晃动。

“停下!检查!”

一个粗犷的声音从水寨闸门处传来。

船老大连忙示意所有渔船停下。几个持刀的倭寇跳上渔船,粗暴地翻检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