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自有分寸(2 / 2)

殷正茂笑容一僵。

“这恐怕不妥吧?谋反大案...”

“哪来的谋反?”

海瑞突然提高声音。

“本官查了这些天,到一群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

“海大人!”

殷正茂拍案而起。

“你这是要包庇乱民?”

海瑞站起,比殷正茂高出半个头。

“本官奉兵部之命督办抗倭后勤,若因地方官滥杀无辜导致民变,延误军机,殷大人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殷正茂脸色铁青,盯着案上的兵部大印,终于咬牙道。

“好!但若出了乱子...”

“本官一力承担。”

海瑞斩钉截铁。

当天下午,二百多名囚犯被释放出狱。

海瑞站在府衙门口,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相互搀扶着离去,心中稍安。

按照张居正密信中的策略,先释放部分人缓和矛盾,再慢慢查清真相...

“大人!不好了!”

赵虎急匆匆跑来。

“乡民和缙绅在城东打起来了!”

海瑞心头一跳。

“怎么回事?”

“说是刚放回去的人被缙绅家的护院拦在路上羞辱,两边就...”

海瑞不等他说完,翻身上马直奔城东。远远就看见两拨人在田埂上对峙,一边是手持锄头的农民,一边是带着家丁的缙绅,中间几个老人正在劝解。

“都住手!”

海瑞策马冲入人群。

“本官在此,谁敢造次!”

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跪下。

“青天大老爷,不是我们要闹事啊!周老爷家的护院说我们这些被放回来的都是反贼,要我们跪着爬回家...”

对面一个锦衣中年人冷笑。

“海大人,这些刁民本就该杀!您放了他们,他们不但不感恩,还敢聚众闹事!”

海瑞沉下脸。

“周员外,本官释放的人都是查无实据的。你若再阻挠...”

“海大人!”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人群分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走来。

“您是好官,我们信您。但您能保证那些老爷们不再欺负我们吗?”

海瑞认出这是牢中那个伤势最重的少年父亲。

“本官自会秉公处理。”

汉子摇头,眼中闪着泪光。

“您处理不了。只有杨大人能救我们。他上次来湖州,就说过要废除贱籍...”

“住口!”

海瑞厉声喝道。

“谁指使你说这些话的?”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海瑞环视四周,发现百姓们看他的眼神变了,从最初的敬畏变成了怀疑,甚至...失望。

“没人指使。”

汉子挺直腰板。

“我们只信能给我们活路的人。”

海瑞胸口如压大石。

他忽然明白了张居正密信中的担忧。

杨帆在民间的声望,已经超出了朝廷的控制。

回到府衙已是黄昏,海瑞精疲力竭地坐在案前。

今日之事完全出乎意料,他原以为释放部分人会平息事态,没想到反而激化了矛盾。

更糟的是,百姓对杨帆的信任远超他的想象...

“大人!出大事了!”

赵虎几乎是撞开了门。

“府衙外来了几百个书生,说要见您!”

海瑞手中的茶杯差点掉落。

“什么?”

他快步走到府衙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数百名身着儒衫的书生整齐地站在广场上,最前面三人尤为显眼。

居中者手捧《大明律》,神情肃穆;左右两人各持一副对联,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严惩酷吏殷正茂!”

左边对联上写着。

“洗雪忠良杨帆冤!”

右边对联呼应。

海瑞的目光在对联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人群后方越来越多的百姓。

那些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农人、商贩,此刻眼中都带着异样的光芒。

那是期待,是愤怒,更是长久压抑后的爆发。

“何心隐...”

海瑞心中默念这个名字,目光重新落回居中那人身上。

此人虽一介布衣,却能让这么多读书人甘愿追随,连颜山农、罗汝芳这样的名士都站在他左右。

海瑞走下台阶。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刺耳。

“三位先生。”

海瑞拱手行礼,声音沉稳。

“不知今日率众前来,有何指教?”

何心隐上前一步,将《大明律》平举胸前。

“海大人,学生何心隐,携同窗好友颜山农、罗汝芳,特来为民请命。”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杨帆一案,冤情昭昭。殷正茂滥用酷刑,草菅人命,已触犯《大明律》第三百二十一条'官吏非法用刑'之罪。我等已联名上书,请朝廷明察!”

话音未落,身后书生齐声高呼。

“请朝廷明察!”

声浪如潮,震得府衙屋檐上的鸟雀惊飞。

海瑞眉头微蹙。

他原以为释放部分人犯能平息事态,没想到反而激化了矛盾。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些书生竟以《大明律》为武器,句句在理,让他这个朝廷命官无从反驳。

“何先生。”

海瑞斟酌着词句。

“杨帆一案,本官正在彻查。殷大人行事或有不当,但...”

“海大人!”

颜山农突然打断,手中对联哗啦作响。

“殷正茂昨日又抓了十二名无辜百姓,严刑逼供,这还叫'或有不当'?”

罗汝芳冷笑一声。

“海大人手握兵部尚书印,却任由酷吏横行,莫非也与那殷正茂同流合污?”

这话如刀,直刺海瑞心口。

他脸色一沉。

“罗先生慎言!本官行事,自有分寸。”

“分寸?”

何心隐摇头。

“海大人可知,杨帆被囚期间,遭受何等酷刑?十指尽断,肋骨断了三根,这还只是皮肉之苦。殷正茂更以他家人性命相胁,逼他认下谋反之罪!”

广场上一片哗然。

百姓中有人高喊。

“放了杨大人!”

“严惩殷正茂!”

海瑞心头一震。

这些细节他确实不知,若属实,殷正茂确实罪无可赦。

但眼下局势,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乱。

“何先生。”

海瑞沉声道。

“你所言若实,本官自会秉公处理。但聚众闹事,非君子所为。不如...”

“海大人错了!”

何心隐突然提高声音。

“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今日我们不是闹事,而是以《大明律》为凭,为天下正学争一争!”

他转身面对人群,高举《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