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诗会(2)(2 / 2)

“好!很好,甚好!”洪升、涂敬两人不约而同连声称好。

这首诗,众人听完也是佩服不已。

“到底是状元嫡孙,家学渊源,实在厉害。”

“乱云堆里拜癫仙,这句恐怕要传颂东南了。”

……

众人交口称赞的沈蓉面色如常,只躬身朝众人施了一礼便款款坐下。

这时,临川书院的山长又道:“林富,你作来。”

那个叫林富的生童刚刚起身,陈凡身边的郑奕身体便是一抖,陈凡有些诧异的看向郑奕:“怎么了?”

“没,没什么?”

这时那林富道:“几位先生,山长,我选的题目是钟声!”

鲸音午夜出璇霄,唤醒清河万斛艘。

不是道宫勤击杵,人间谁识岁功劳。

此诗作出,涂敬点头道:“你这钟声,说得是淮安府天庆观吧?”

天庆观是淮安著名的道观,因为在运河旁边,故而每次道观响钟,漕船人家便知道天明了。

这首诗作的有一说一,还算不错,用“鲸”声比喻钟声的雄浑,还是挺有味道的。

但比起沈蓉刚刚那首,差了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况且洪升以“钟声”为题,虽然并未明说,但其实是指绍隆禅寺的钟声,彼人将镇江搬去了淮安,将寺庙变成了道观。

不能说他作错了,但总是差了点意思。

“这是盐司淮安副判郑汝静之子郑睿,诗棋两道都有异才!”临川书院的山长看着起身的郑睿,给洪升和涂敬介绍道。

“两位先生,我以宗忠简公墓为题。”

宗忠简公就是宗泽,死后宗泽葬于镇江京岘山。

说实话,宗泽墓其实在这个年代也是少有人知的地方,众人没想到对方竟然会以宗泽墓为题,不由全都坐直了身体,打起精神静听下文。

“大河星落汴河枯!”郑睿念出了第一句。

“三呼渡河气未苏。”

“唯有丹徒山下冢,松风犹作战时呼。”

“彩!”

郑睿刚念完,洪升便起身大赞。

文人都有英雄梦,洪升虽然已经年老,但听完郑睿的诗后也是激动不已。

陈凡听到这首诗时,他颇有些意外的看向郑睿,没想到这人竟然还有诗才,这首诗说实话,浅白无比,但诗中那种“松风犹作战时呼”的气节,实在让人动容。

看着场中之人全都用赞赏的目光看向堂兄,郑奕的眼中,既有羡慕、又有高兴,还有一丝失落。

此时的郑睿享受着众人的褒扬,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今日他算是露了脸了,宗泽墓他恰与父亲在路过丹徒时拜谒过,故而当洪升出题时,他便窃喜,这种既不为人熟知的地方,埋着一个英雄,这种题材,诗作最容易出彩。

果然,今天诗会,就连沈蓉都隐隐被他压了一头。

他的目光看向陈凡,有心看看陈凡此刻脸上的表情。

很可惜,陈凡低头正在跟郑奕说着什么,似乎并没有关注他,这让他兴奋之余,稍稍有点……不够尽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