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新形势下的贪腐变化!朕有意为之!(1 / 2)

问完毕李济川之事,朱允熥并未就此罢休。

他又将话锋转回吴德璋自身的罪行上,就其如何攀附钻营、结党营私的诸多细节,反复进行盘诘。

尤其是吴德璋在官场中的人脉背景与利益纠葛。

譬如他曾向哪些位阶更高的朝臣输诚纳贡,行过何等贿赂,朱允熥都一一追问得极为详尽,不放过任何细节。

待审讯告一段落,护卫捧上笔墨纸砚,在皇帝冰冷的注视下,面如死灰的吴德璋颤抖着手,在供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随后,朱允熥将目光移向帐中噤若寒蝉的其他官员。

一场漫长而严酷的审讯,就此拉开序幕。

朱允熥声色俱厉,谕令在场的每一个官员,都必须将自己的底细,从如何踏入仕途、如何青云直上,到如何贪赃枉法、鱼肉乡里,再到与哪些同僚沆瀣一气、过从甚密,乃至背后有何等盘根错节的特殊关系,向何人行贿、又受过何人请托……凡此种种,事无巨细,尽数坦白,不得有丝毫隐瞒或遗漏。

灯火通明的大帐,将一个个官员或悔恨、或麻木、或绝望的面孔,映照得无比清晰。

就这样,审问持续了整整一夜。

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对这些贪官污吏的审问,方才宣告终结。

最终呈到朱允熥御案上的,是厚厚一沓浸透了罪恶与墨迹的供状。

每一页纸都显得无比沉重,上面记录的不仅仅是个人罪愆,更是一幅触目惊心的官场百鬼夜行图。

根据这些官员的招供,一张无形的巨网被揭开。

整个河南官场的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几乎尽数牵扯其中。

其波及之广,关系之复杂,远超想象。

更为骇人的是,这张腐败之网的丝线,早已蔓延至京城。

许多身居朝廷各部要职的京官,竟也赫然在列。

他们的名字与这些地方官吏的贿赂,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帐篷之内,被绳捆索绑的官员不过区区二十余人。

然而,这些人背后的关系错踪复杂,攀附勾连出的贪官蠹吏,其名录竟高达数百人之多。

“这何止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这分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扯出了一整片腐烂的根系!”

朱允熥伸手缓缓翻过最后归总完毕的涉案官员名录,那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与官职,像一根根毒针,刺得他目光发冷。

朱允熥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森然。

这些官员交代的,早已超越了个人贪腐的范畴。

它揭示的是官商一体、权钱交易的丑恶常态;是卖官鬻爵、劣币驱逐良币的官场潜规则;更是整个官僚集团系统性、塌方式的集体沉沦。

在这些官员眼中,为官一任,早已不是造福一方,而是沦为了一条发家致富、满足私欲的终南捷径。

这冰山一角所掀开的,是一个何等残酷的现实。

它意味着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场生态,都已在不知不觉间,被贪腐的毒素深度侵蚀!

朱允熥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距离老朱铁腕肃贪的洪武朝,不过短短数载,大明的吏治,竟已败坏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

那股深入骨髓的腐烂气息,似要透过这一沓沓供状,扑面而来,让他心头发寒。

“熥哥哥,您不必如此苛责自己。这些蠹虫宵小之辈的罪行,又岂能归咎于您?”

望着朱允熥那双因彻夜未眠而布满血丝的眼眸,以及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倦容,徐妙锦心中原先那股因仇恨贪官污吏而起的薄怒,早已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如潮水般涌来的疼惜与关切。

“官场贪腐,犹如附骨之疽,非自今日始。”

“犹记无上皇在位之时,此风便已屡见不鲜。”

徐妙锦幽幽一叹,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一丝沉重:“儿时,先父也曾感叹,军中将士贪墨钱粮、战后劫掠之事,犹如原上野草,禁而不绝。”

“他老人家治军虽以严酷著称,为此斩落的人头亦不在少数,却也亲口承认,所诛者,多是行事太过嚣张,或是不懂进退、自寻死路的蠢人。”

“可实际上,暗中伸手之人,又何止千万?”

“法不责众,终究是难以尽数惩处。”

她伸出素手,轻轻拂过堆积如山的案卷,指尖下的罪状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徐妙锦轻声道:“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无上皇当年铁腕治吏,掀起的反贪大案可谓惊天动地,空印案、郭桓案,哪一次不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可结果呢?”

“贪腐真的就此绝迹了吗?”

“倘若真有那般成效,空印案之后,就不会再有郭桓案发生了!”

“况且,难道那些贪官,就只在那两次大案中才伸手动脚,平日里便个个是清正廉洁的君子了?”

“这断然无可能。”

“然而,除了几大案之外,平时查处的贪官污吏却并不多”

“可见无上皇纵然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也只能借大案雷霆一击,平日更多的,亦是依靠威慑,而无法做到釜底抽薪,彻底根除。”

“再说武将。”

“那几次反贪大案,所涉之人多为中枢与地方的文臣,武将牵连甚少。”

“难道真是因为我大明的将帅们个个都清廉似水,不染分毫吗?”

徐妙锦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锐利:“人性大抵相通,文官爱财,武将又岂能免俗?”

“陛下推行军制改革,废黜天下军户之时,想必也清楚,有多少本来该由士兵世代相传的军田,早已被他们的顶头上司,被各级将领,用五花八门的手段,悄然划入了自家名下。”

“长此以往,没有田地的士卒必然会失去战心,甚至是逃亡。”

“有鉴于此,陛下才进行军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