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里的情况,朱允熥早已亲眼目睹,无需他再多费口舌。
“大人可知,此次黄河溃堤,一半是天灾,而另一半,则纯粹是人祸!”
陈观澜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惊得朱允熥心头为之一震。
他原本沉静的面容瞬间布满了震惊之色。
“此话从何说起?!”朱允熥连忙追问道。
陈观澜神色凝重,解释道:“自从陛下推行新政以来,朝廷国库的钱粮骤然充沛。”
“陛下也深知黄河之患,因此,早便已向河道衙门以及河南、山东两地的官府衙门下拨了巨额的治理黄河经费,专门用于加固黄河大堤。”
“尤其是陛下亲自发明了水泥,此物可用于对大堤进行加固,使其不易被水冲垮。”
“原来黄河的河堤,皆是用沿岸的沙土堆积而成,一旦被洪水长时间浸泡,土质便会变得松软无比,极易发生垮塌。”
“这曾是黄河大堤亘古难解的难题,几乎无计可施。”
“过往,我们只能在重要的河段垒砌坚石,但那耗费的成本太过高昂,国家根本无力负担。”
“直到陛下发明了水泥,这世间才真正有了解决黄河顽疾的良方。”
他语气一转,眼中闪烁着愤慨的光芒:“据草民所知,原本按照朝廷的周密部署,归德府境内的黄河河段,应在河堤内侧修建一条深约五尺的水泥钢筋挡土墙,其坚固程度,应如开封城附近的河段那般坚不可摧,毫无二致。”
他猛地一顿,声音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怒火:“这些贪婪无厌的官吏,在收到朝廷拨付的巨额银钱之后,却只顾着肆无忌惮地往自己腰包里大肆攫取,将修筑堤坝的职责全然抛诸脑后!”
陈观澜握紧了拳头,语气愈发激昂:“为了应付朝廷的检查,他们竟恬不知耻地利用陛下新政中鼓励民间承包的政策,将整个工程巧立名目,层层转包!”
“他们先是将整体工程转包给专门承揽河道工程的大商人。”
他详细解释道:“表面上签订的合同,是一笔高达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庞大工程,然而实际上,大商人在收到朝廷的款项后,却将其中的十之七八,偷偷返还给了河南官府衙门的官员,作为回扣!”
“真正到手用于工程的款项,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二三而已。”
陈观澜冷笑道:“朝廷派官员前来审查时,只会看到合同款项全部按数拨付,修河的银子都已悉数发放下去,根本看不出丝毫端倪,因为账面上‘滴水不漏’。”
他继续揭露道:“不仅如此,承包工程的大商人自己也要从中攫取暴利。”
“为了省却麻烦,他们又将工程再次转包出去。”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层层转手,竟然连着转了七八道!”
“最终实际用于修河的银子,可能连朝廷拨付款项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陈观澜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痛惜:“原来要修建的五尺深水泥钢筋挡土墙根本就没有动工修建,他们只是在表面上象征性地洒了一层薄薄的水泥灰,以此来敷衍应付上面的检查!”
“那些前来检查的官吏,也悉数收受了好处,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
“此番黄河溃堤,固然有今年暴雨频发,洪水过大的自然原因。”
“但若此前能严格按照朝廷的要求,将那些本该修筑的钢筋水泥挡土墙真正修建好了,有它们阻挡着汹涌的洪流,大堤或许就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而松软垮塌,黄河也未必一定会溃堤,数十万百姓,不必枉死!”
这番话一出口,旁边一直默默倾听的徐妙锦彻底爆发了。
她的脸上涨得通红,美目圆睁,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怒斥道:“这群贪官污吏,实在太过分了!”
“他们简直罪该万死,就应该将他们全部抓起来,剥皮抽筋,以正国法!”
朱允熥的心情此刻复杂,喃喃自语道:“他们怎么敢?究竟是哪里来的如此之大的胆量,竟敢做出这等胆大包天之事?”
陈观澜叹道:“从前无上皇在位之时,治吏极其严苛,动辄便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使得所有官员无不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但当今天子治国宽厚仁和,极少滥用杀戮,官员们原本被长期压抑的贪婪之情,自然而然地重新被激发出来,变得肆无忌惮。”
“再加上新政推行之后,大明经济空前繁荣,国库收入骤然激增,各级官吏经手的钱财,较之以往,何止多了十倍?”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面对如此巨大而诱人的财富,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把持得住自己的贪欲,做到清正廉洁呢?”
朱允熥闻言,瞬间哑然。
他倒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自己的“功绩”!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对于杀戮这种事,他始终都抱持着比较慎重的态度,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血腥。
相比较老朱动辄便将大批官员处死,他的行事风格确实大相径庭。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
其实,朱允熥也并非真的放得很松。
若与后世那种相对宽松的惩处机制相比,他对贪官污吏的惩罚仍然极为严厉。
然而,当官员们骤然从老朱那种极度高压恐怖的统治下,切换到朱允熥这种相对温和的统治妄为,贪婪无度。
这便是人性!
而官员手中掌握的钱财骤然增加,则又是另一个强烈的刺激因素,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贪欲。
朱允熥眉头紧锁,再次问道:“你说的这些,有什么凭据?可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你的言论?”
陈观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防洪的钢筋水泥挡土墙是否按朝廷的要求修筑,只须等到洪水完全退去,再到黄河大堤下方,挖掘开来一看,是真是假,自然一目了然。”
他接着又坦承道:“实不相瞒,草民便是亲自参与修建这项工程的人之一。”
“草民当时还承包了一小段河堤挡土墙的修建工作,因此对其中的细节都了如指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