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满载而归,想占便宜(1 / 2)

日头微微西斜,染红了天边几抹薄云。北平城特有的喧嚣在红星胡同口被逼仄的巷子过滤掉大半,只留下邻里间隐约的锅铲碰撞和小孩的嬉闹声。

一辆擦得锃亮的黑色“伏尔加”轿车稳稳停在胡同口,引得几个蹲在墙根抽烟的老爷们儿投来好奇的目光。车门打开,何雨柱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和一个牛皮纸包好的礼盒,利落地钻了出来。

“柱子,这就到了,胡同窄,车进不去。”司机是个沉稳的中年人,也下了车,又从后座拿出一个同样包装精美的礼盒,递给何雨柱,“这是太太额外嘱咐,一点心意,让柱子兄弟带回家尝尝。”

何雨柱连忙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一股糕点的甜香和茶叶的清冽透过包装若有若无地散发出来,正是谭雅丽送的。他脸上挂着憨厚又透着点精明的笑:“得嘞,李师傅辛苦您跑一趟,替我谢谢娄董和太太,谢谢晓娥妹子!您回吧,慢点开。”

“客气了,应该的。”司机李师傅点点头,利落地坐回驾驶座,发动车子,黑色的车身在夕阳下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消失在胡同口外的街道尽头。

车子一走,何雨柱脸上的笑容敛了几分,眼神快速扫视了一下周围。胡同口除了那几个好奇的老爷们儿,暂时没看见常爱扎堆儿的大妈们。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拎着东西,脚步一拐,迅速闪进了旁边一个堆放破烂杂物的死角。

几秒钟后,他再出来时,手里赫然多了两条用草绳穿着的肥硕大草鱼!每条都得有三五斤重,鱼鳞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湿漉漉的青光,鱼尾还在微微颤动,新鲜得仿佛刚从水里捞上来。他迅速地把鱼挂在空着的那只手上,和糕点、茶叶混在一起,又把网兜里的东西调整了一下位置遮掩鱼身,这才挺直腰板,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朝自家门口走去。

这“三五斤”的草鱼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简直就是稀罕物。更何况是两条!何雨柱刚走到中院,那浓郁的鱼腥味就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哟!柱子回来啦!”正在自家门口纳鞋底的三大妈阎杨氏眼尖,第一个瞧见,尤其是瞧见何雨柱手里那分量十足的“战利品”,眼睛都亮了。

“柱子哥,你这……打哪儿弄这么大两条鱼啊!”前院的小伙子刘光天也凑了过来,盯着鱼直咽口水。

“嘿!这鱼可真够肥的!红烧还是清蒸?”连平时不太爱凑热闹的吴师傅也从窗户探出头来。

何雨柱心里早有准备,脸上挂着几分得意,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淡然:“嗐,不值当什么。刚送娄家那千金回家,娄太太客气,非塞给我这些糕点茶叶。这鱼嘛……”他故意顿了顿,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才慢悠悠地说,“回来的路上正好碰上个卖鱼的熟人,说是今儿刚打上来的,便宜处理了。我看新鲜,想着家里也好久没开荤了,就顺手拎了两条回来。”

“熟人?什么熟人啊?柱子,你这运气可忒好了!”阎埠贵不知什么时候也踱了过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精光闪烁,上下打量着那两条鱼,“啧啧,这鱼,少说也得五斤往上一条吧?这‘便宜处理’,也得不少钱吧?”他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地打得山响,琢磨着怎么能沾点光。

何雨柱哪能不明白阎埠贵的心思,他呵呵一笑:“三大爷,您甭打听那么细了,反正赶上就是运气呗。钱嘛,该花的咱也花得起。”他这话软中带硬,既没否认鱼贵,也暗示自己有钱买得起,别想套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