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民心生怨怼(2 / 2)

“有什么不妥?”尹喜转过身,燧石被他攥得发热,“他来无非是两件事:要么斥责咱们不出兵,要么催着送粮草。可你看底下,”他往街市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民心已乱,若是再让信使来宣读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只会更乱。”

张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西市的人群还没散,阿石正挥着锤子在铁匠铺门口比划,看那样子像是在骂什么。他忽然明白过来:百姓不是在骂幽王,是在怕——怕这荒唐的烽火耗尽了军威,真等犬戎来了,没人再信那火光。

“关城门,闭三日。”尹喜的声音很沉,“让守城的弟兄们把《夏小正》的‘参旗九斿’阵再练练,箭镞都磨利些。告诉百姓,这三天关城不进不出,是为了清查奸细,让他们安心待在家里,粮食铺会按时开门。”

“清查奸细?”张诚明白了,这是给百姓一个缓冲的理由,“那粮草……”

“照常发,给守城的士兵加半块肉干。”尹喜往观星台的方向看了眼,“再让伙夫营蒸些新麦饼,傍晚时分,你带人去给西市的老弱送些,就说是‘积薪星佑,关城无忧’。”

张诚应声而去,城楼的风卷起他的披风,像面小小的旗。尹喜重新望向天幕,附耳星彻底看不见了,天高星也暗得只剩个模糊的影子。他想起《周官星谱》里“民为星,君为天,星乱则天倾”的话,如今星已乱,天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了。

傍晚时分,关城的城门缓缓合上,沉重的木门“吱呀”作响,像在叹息。关外的信使骂骂咧咧,却被守城的士兵拦在吊桥外,只能眼睁睁看着关门紧闭。

城里,张诚带着士兵给西市的老弱送麦饼,热气腾腾的饼子装在竹篮里,上面盖着块印着星图的布。“拿着吧,尹先生说,积薪星亮着呢,饿不着大家。”张诚把一篮饼递给卖菜的老妪,她的手抖得厉害,接过时连声道谢。

阿石也收到了饼,却没吃,只是揣在怀里。他蹲在铁匠铺门口,望着观星台的方向,那里的灯又亮了,十二根石柱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十二根撑天的柱子。“我爹说过,尹先生懂星星,星星说没事,就一定没事。”他喃喃自语,伸手摸了摸怀里的饼,温热的,像颗定心丸。

尹喜在观星台上待了整夜。他没看天高星,只盯着参旗星和天狼星。参旗星的芒角渐渐挺了起来,像面被重新扯直的旗;天狼星却在子夜时分闪了下红光,快得像眨眼。《甘石星经》说“天狼星瞬,夷狄心动”,看来,草原上的狼,已经闻到味了。

他从案头取过一卷新竹简,提笔写下:“天高星暗,附耳星灭,民心怨,需固关以安内。参旗渐挺,天狼瞬红,外患隐,当砺兵以待变。”写完,他把竹简系在石柱上,夜风拂过,竹片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在回应他的话。

关城的夜很静,只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黄河的涛声。尹喜知道,这三日的闭门,不是逃避,是在给乱了的心找个落脚点。等城门再开时,百姓或许还会怨,但至少,他们会信函谷关的墙,信手里的箭,信那些不会说谎的星辰。

天快亮时,他最后看了眼附耳星的位置,那里依旧空荡。也好,有些荒唐事,不听也罢。重要的是守住眼前的关,护住关里的人,让参旗星永远比天狼星亮,让《夏小正》里的“边兵之旗”,永远竖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