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正式批准(1 / 2)

我们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把他们的‘大哥大’原原本本地仿制出来,吃透它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谈改进和超越。

连路都还不会走,就想学人家飞?小心摔得粉身碎骨!”

这番话,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共鸣。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质疑声四起。

“是啊,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我们的电子工业基础确实薄弱,这个‘蜻蜓’计划对产业链的要求太高了。”

“先仿制,再创造,这是我们一贯的成功经验,为什么要轻易改变?”

就连一些原本支持林舟的专家,此刻也面露忧色。

一位参与过“冬风”项目的老教授,担忧地看着林舟,低声劝道:

“小林啊,我知道你天分高,想法多。

但是这次,是不是可以更稳妥一些?

我们先成立一个‘大哥大’逆向工程小组,把它的技术完全掌握。

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规划我们的下一步。这样既能锻炼队伍,也能降低风险,你看如何?”

一时间,林舟仿佛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整个会场,除了少数几位核心知情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蜻蜓”计划是一个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们习惯了追赶,习惯了模仿,习惯了在别人划定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而现在,林舟却告诉他们,我们要放弃这条拥挤的赛道,去开辟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种思维上的巨大跨越,让绝大多数人感到了本能的恐惧和抗拒。

面对着满屋子的质疑、担忧甚至敌意,林舟的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变化。

他静静地听着所有人把话说完,直到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辩解。

他站起身,没有去看那些反对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议室墙上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各位前辈,各位同志,”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我们的技术积累不足,我们的人才储备也不够。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蜻蜓’计划都是一场近乎疯狂的豪赌。”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变得无比锐利。

“但是,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搞科研?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技?是为了跟在别人后面,捡一些别人吃剩下的面包屑吗?”

“星条国的‘大哥大’,是一条看得见的道路。

我们花上五年,十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或许可以仿制出一台性能差不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