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一号?星河一号?”刘厂长重复着这两个陌生的名字。
“是的。”张远指着那台奇怪的机床,“这是‘神工一号’,我国第一代,数字程序控制机床。”
然后,他又指着那组巨大的“柜子阵”。
“而那是,它的‘大脑’,‘星河一号’,我国第一台,基于集成电路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计算机?!
这个只在报纸上,和某些内部学习材料里,才偶尔出现过的、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神秘的名词,让在场的所有工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惊呼。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用来加工自行车零件的工厂,为什么,需要一台……计算机?
难道,算零件的尺寸,还需要用上这种“神兵”吗?用算盘,难道不更快吗?
杨师傅的脸上,那股不屑,变得更浓了。
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神兵利器”,这分明,就是一群年轻人,在故弄玄虚!是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花架子”的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
张远和他的技术团队,并没有马上开始加工零件。
他们,在给那两个“铁疙瘩”,进行着一种,工人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繁琐的“调试”。
他们拿着各种奇特的仪器,测量着地面的水平度。
他们将一卷打了无数个小孔的、长长的纸带,喂进“星河一号”的一个奇怪的“嘴”里。
然后,那台“神工一号”,便开始,在没有安装任何工件和刀具的情况下,自己,空洞地,来回移动。它的主轴,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又突然停止。它的刀塔,像一个笨拙的机器人一样,在空中,做出各种奇怪的、毫无意义的姿态。
整个过程,缓慢、笨拙,而且,充满了各种听不懂的术语。
“G01,x轴,坐标-15.3,Y轴,坐标+42.8,F值150,检查闭环反馈信号!”
“子程序调用错误!纸带第78行,校验码不匹配!重新读入!”
“主轴编码器信号有干扰!检查屏蔽接地!”
杨师傅,每天,就抱着他那个紫砂壶,背着手,站在车间的一角,冷眼旁观。
看着那些年轻人,为了让那个“铁疙瘩”动一下,而忙得满头大汗,他的嘴角,便会浮现出一丝,只有老师傅才懂的、充满了优越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