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目瞪口呆的杨厂长和张书记(1 / 2)

林舟微笑着解释:\"大部分设备我们可以自己制造,有些特殊材料,我已经在方案中附上了完整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只要按图索骥,完全可以在国内生产。\"

两位领导再次陷入震惊之中。张书记翻来覆去地查看那些材料配方,每一种都标注了详细的成分比例和制备工艺,甚至连可能的替代材料都考虑到了。

\"太...太完整了,\"张书记感叹道,\"这简直是一份教科书级别的工程指南啊!\"

杨厂长此时已经激动得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林工,你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这四个核心技术模块?我想亲耳听听你的解释。\"

林舟点头同意,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

\"第一个核心技术模块是氧气顶吹转炉快速冶炼系统,这是整个方案的核心。\"

林舟走到墙边的黑板前,拿起粉笔,迅速画出一个简化的转炉结构图。

\"传统的平炉炼钢需要8到12小时才能完成一炉钢的冶炼,效率低下,能耗高。而氧气顶吹转炉采用的是国际前沿的Ld\/boF工艺,通过高压氧气顶吹加速钢水中的脱碳反应,整个冶炼周期可以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杨厂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8小时缩短到30分钟?这...这怎么可能!\"

林舟微笑着继续:\"不仅如此,我还设计了三项关键的优化措施。\"

他在黑板上快速列出三点:

\"第一,国产化氧气分离设备。结合北极熊援建的高炉富氧经验,我们可以研发小型化制氧机,确保氧气纯度达到99.5%以上,完全满足转炉需求。\"

\"第二,复合吹炼技术。在顶吹氧气的基础上,通过炉底喷吹惰性气体,如氮气,强化熔池搅拌,使脱磷效率提升20%,钢水质量更加均匀稳定。\"

\"第三,耐火材料升级。采用镁碳砖替代传统黏土砖,将炉衬寿命从几十炉提升至500炉以上,大大减少停炉检修时间。\"

张书记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茶水溢出杯沿都没注意。他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林工,这...这些技术真的都能实现吗?\"

林舟自信地点头:\"完全可以。事实上,这些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很成熟,只是没有人将它们系统地整合起来,并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杨厂长此时已经激动得脸色通红,双手微微颤抖:\"继续,林工,请继续介绍下一个模块!\"

林舟擦掉黑板上的内容,重新画了一个高炉和转炉连接的示意图。

\"第二个核心模块是高炉-转炉联动原料预处理系统,这主要解决铁水供应问题。\"

他指着图上的高炉部分:\"首先是铁水高效化。我们可以采用喷吹燃料技术,向高炉喷吹重油或煤粉,将焦比从现在的800公斤\/吨降至500公斤以下,铁水日产量立即提升30%。\"

杨厂长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