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女真人抗冻,也不用自讨苦吃吧。
于是向吴三桂问道:“求援信号早就发了,为何这会儿才出城?你们不知道本官要来吗?”
吴三桂以为上官不满,不禁有点尴尬:“武库恕罪,一直没看到信使,确实不知。鞑子的明岗暗哨甚多,想来使者进不来。”
“哦……”
陈子履略想了一下,很快将前因后果,猜了个七七八八。
皇帝明发圣旨,部里按例要派使者通传地方。
而抚军锦州是紧急军务,当然要八百里加急,尽早赶到。
使者或许当天早上就已经出发,走在了前面。
然后和自己一样,以为敌军还在大凌河,在冒险强闯时被俘虏。
黄台吉得知明廷钦差要来,当然会有所应对,比方说加强监视,增添几路伏兵。
“嗯,一定是这样。”
陈子履顿悟之后,很快想到一个问题。
他从京城一路赶来,途中风餐露宿,快马兼程。除在宁远城,多呆了两个时辰,中间几乎没有耽搁。
比起八百里加急,慢不了多少。
忽然出现锦州城外,闹出这么大动静,应该不在黄台吉的预料之内。
而且黄台吉也一定想不到,区区一个安抚使,身边的护卫竟强悍如厮。
谁能想得到,未来的山西总兵官,未来的宁南侯,这会儿一起当保镖呢?谁也想不到呀。
更别提未来的大周皇帝……对吧。
所以,黄台吉应该没做大战的准备,派出一营追兵,只是临急应对罢了。
此时大营里,还乱着呢。
还有,既然对面将领得知,自己是个人物,就不会轻易放弃。来袭的速度很快,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情况……似乎可以利用一下。
陈子履问明城内情形,得知祖大弼有出战之意,心中一动。
“吴将军,鞑子从东边杀过来,路好不好走呀?”
“好走,很好走,约莫两三刻钟就能到。武库,咱们赶快进城吧,莫要耽搁了。再晚一会儿,就被鞑子赶上了。”
“嗯,再等会儿。”
陈子履重新站上马背上,祭出AI,测量敌军的行军速度。
再利用勾股定理,估算一个时间——如果自己慢慢走,大概在多久之后,会在什么位置,被敌军截停。
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还挺难算的。
“不管了,些许偏差,不影响结果。”
陈子履想了好一会,终于拿定主意,干一票大的。
于是,指着地上的负伤将士:“他们伤得很重,没法骑马了,得做些担架,抬着走。你速派两个心腹回城,告诉城内此间情形,准备出来接应。”
吴三桂脑袋一下炸了。
负伤的几十个人,都是勇猛无匹的锐士,确实该好好照顾,救活一个赚一个。
可这会儿军情如火,哪有时间做担架,慢慢抬着走。全扶上马背,驮回去就是了。
颠死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不能怪主帅无情。
孙承宗选的这个代巡抚,怎会如此迂腐,这个时候讲究爱兵如子?
吴三桂道:“来不急了。请陈员外事急从权……”
“不行,他们为护送本官而负伤,不可轻弃。还有,本官瞅着,来袭鞑子匆匆出营,多半甲胄不齐。吴襄、祖大弼等人杀出来,必能大获全胜……速去传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