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比比东的迷惘,凡尘的微光(1 / 2)

比比东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对她而言,那场纠缠了她一生的噩梦,终于,画上了一个肮脏而又彻底的句号。

她没有回武魂殿,也没有去任何地方。

她只是漫无目的地飞行着,任由狂风吹拂着她那身华美的教皇长袍。

当魂力耗尽时,她便落在一座无名的山巅之上,静静地坐了下来。

仇恨,曾是她生命中唯一的食粮与支柱。

父母之仇,自身之辱,驱使着她一步步攀上权力的顶峰,也一步步将她拖入无尽的深渊。

可现在,仇人尽皆伏法,真相也已大白于天下。

那支撑着她的支柱,轰然倒塌,留下的,是比死亡还要空洞的、无尽的迷茫。

她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更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

她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不知过了多久。

当天边的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温柔地洒在她那张绝美的、却又写满了沧桑的脸上时,她微微一怔。

好美……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地去“看”一次日出。

不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谋划,只是单纯地,看着太阳升起,看着万物复苏。

她恍然发现,自己这一生,都活在仇恨的阴影里,从未有过一刻,是真正为“比比东”自己而活。

就在这份恍惚之中,山脚下,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将她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

一座小小的茅屋,一片新分到的田地,便是他们的全部。

男人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晨光下闪烁着汗水的光泽。

他吆喝着,奋力地拉着犁,将肥沃的土地一寸寸翻开,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女人则坐在屋檐下的织布机前,纤细的手指灵巧地穿梭,五彩的丝线在她的手中,渐渐变成一匹美丽的布帛。

她哼着不知名的乡间小调,时不时地抬起头,望向田间辛勤劳作的丈夫,和在院子里追逐蝴蝶的女儿,脸上洋溢着温柔而又满足的笑容。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大约五六岁的模样,正咯咯笑着,在田埂上奔跑,她的小手中,捧着一个陶罐,里面是给父亲准备的凉茶。

这幅“男耕女织,夫妻和睦,稚子绕膝”的和谐画面,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温暖。

却像一根最尖锐的刺,狠狠地扎进了比比東的心里。

羡慕。

一种她从未有过,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的情绪,不受控制地,从心底最深处,疯狂地滋生出来。

她就这样,坐在山巅之上,一动不动,如同石化的雕塑,静静地,看了好几天。

这天午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她身后传来。

比比东没有回头,以她的实力,早已察觉到了来者。

“姐姐,你为什么一直坐在这里呀?”

一个清脆、充满了天真与好奇的童声响起。

正是山下那个农家的小女孩。

她不知何时,竟独自一人,爬上了这座山。她的手中,还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白白胖胖的馒头。

比比东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她。

小女孩却丝毫不怕她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她将手中的馒头,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仰起纯真的小脸。

说道:“姐姐,你一定饿了吧?这个给你吃,是我妈妈刚蒸的,可香了。”

比比东看着那个朴实无华的馒头,又看了看小女孩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竟是久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