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震怒的,莫过于隔壁墙后的朱元璋。
他眯着一只眼,透过墙缝死死盯着苏河。
起初还因“圣孙被带歪”而心神发空,反应过来后,额头青筋瞬间暴起,咬牙切齿地低吼:
“好!好个苏河!竟敢蛊惑咱的圣孙,图谋不轨!咱现在就砍了他的头!”
他转身就要冲进去,这时却传来朱雄英奶声奶气的提问:
“老师,雄英不懂……为什么从‘学习’两个字里,能看出封建帝制会灭亡呀?皇爷爷说,咱们家是上天派来管大明百姓的,父王以后是皇帝,再后来就是我,这都是天命,难道改得了吗?”
朱雄英才四岁,却已有十几岁孩子的思辨能力,这让苏河暗自惊叹。
后世信息爆炸,五岁通三国语言的神童不罕见,没想到明初的朱雄英也有这般天赋。
墙后的朱元璋本已失去理智,听到圣孙提及自己的“天命之说”,怒火竟压下去几分,嘴角还忍不住上扬:
“还是咱的圣孙记着咱的话!行,咱倒要听听,苏河这混账怎么圆他的歪理!”
他重新贴回墙缝,竖起耳朵偷听。
苏河蹲下身,与朱雄英平视:
“雄英问得好。大家都觉得,皇帝是九五之尊,是上天安排的天命之子,可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这想法错了。在说理由之前,我先问你……你知道皇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我知道!”朱雄英眼睛一亮,大声回答,“皇爷爷以前是大帅!穿铠甲、拿宝剑,在战场上杀敌人,还能拉拢好多厉害人,最后大家推他当皇帝!”
“哈哈!好圣孙!没白疼你!”
墙后的朱元璋笑得差点拍手,又赶紧捂住嘴。
他可不想暴露自己。
马皇后和朱标在一旁忍俊不禁。
这些话,都是朱元璋自己编给孙子听的,他哪会跟孩子说自己早年的苦日子。
苏河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雄英,你崇拜皇爷爷没错,但我要告诉你真相……皇爷爷最开始不是大帅,就是个普通农民的儿子。”
“他小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去给地主家放牛,饿极了还偷偷杀了地主的牛犊。后来地主找上门,他的爹娘已经饿得自缢了。”
“再后来,皇爷爷去寺庙当和尚,因为寺庙能给口饭吃。直到天下大乱,他才遇到皇奶奶,跟着起义军打仗,一步步走到今天。”
“你说,这样的皇爷爷,是上天提前安排好的九五之尊吗?”
明初百姓多避讳提及朱元璋的底层出身,哪怕是皇室子弟,也少有人知道这段往事。
朱元璋的小儿子、孙子们,都以为自己的身份是“天注定”,连秦王朱樉晚年都一口一个“贱民”,早已忘了朱家的根。
朱雄英转头看向马皇后,眼神里满是疑惑:
“皇奶奶,老师说的是真的吗?”
马皇后温柔点头:
“是真的,你爷爷以前确实吃过很多苦。”
“可这跟帝制会灭亡有什么关系呀?”
朱雄英更困惑了,小眉头拧成一团。
“皇爷爷是农民,现在是皇帝,这不正好说明天命能变吗?”
“问得好!”
苏河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
“这就是关键!”
“皇帝的位置,谁都能坐。皇爷爷是农民后代,没读过多少书,靠打仗和民心当上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世家,靠‘杯酒释兵权’夺了皇位!汉太祖刘邦更普通,以前就是秦朝的泗水亭长,管着几个村子,后来跟着起义军,靠身边的能人帮忙,也成了皇帝!”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可他们建立的朝代,最后都灭了。大唐盛世够强吧?也逃不过灭亡的命。你们想过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