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四海归一,秦王政可取,大兴亦可取(1 / 2)

冀州。

魏郡,邺城。

比许昌皇城还要奢华的殿宇中。

曹操翻看着大兴辑报,麾下文武无不心惊。

“主公。”

郭嘉放下辑报,沉声道:“南地承平,徐元直以益州刺史身而治数郡,并且夷各郡属国之名,可见他们已经开始对州内的部族除名了。”

“是啊。”

“大兴铁血。”

曹操揉了揉眉心,嘶哑道:“宁有道此人,看似大善,实则铁血,他从微末中崛起,与民同乐,同样也不容不治之民。”

“主公。”

程昱起身道:“大兴治南地四州,拓疆夷州,必然会牵制其兵力,加上南中各郡的内政梳理,与今年年中的稻谷倾入中原,短时间内没有力量出兵,我们需要加快脚步了。”

“嗯。”

曹操点了点头。

程昱再度道:“渤海战场已经在收尾,袁谭战死,袁尚逃往幽州,青州,冀州归治丞相府,可暂且休兵了。”

“休兵?”

曹操摇了摇头。

郭嘉捏着胡子道:“并州,幽州难下,但是西凉还需处理,马超,韩遂屯兵渭水,若是我们与大兴在中原交伐,会让我们右翼受敌,故而我以为在年后处理西凉铁骑最佳。”

“自然。”

程昱点了点头。

曹操眼中闪烁着戾气,说道:“交伐西凉铁骑,顺手将关中那些军阀一并处理了,抚镇不行,就我们亲自治理。”

“喏。”

郭嘉,程昱应喝道。

曹操再度道:“给张辽增兵五千,表其为司隶校尉,督关中军政事,扼制西凉铁骑,防备汉中出兵。”

程昱担忧道:“是否换将,此人毕竟是降将,而吕绮玲为大兴骁骑将,高顺也在大兴统御骁骑。”

“不换。”

“也不能换。”

曹操极为笃定道:“某与其恩重如山,只要他不死,长安不会破,除非他真是背信弃义之人,若如此,当年何故会死守彭城。”

“喏。”

程昱苦笑道。

曹操看向郭嘉道:“奉孝,着令校事以商客之身前往大兴,宁有道最迟明年年初,必定会祀天地而称王立国!”

“主公。”

荀彧担忧道:“祀天地乃称王立国,若是大兴改元祭祖可就是称帝开朝,宁有道称王还是称帝?”

“必定称王。”

“他可是宁有道啊。”

曹操起身凝视南地,喃喃道:“他称王,是为了对北地与中原用兵,更是为了大婚而稳文武百姓,若天下不承平,有何资格称帝。”

“喏。”

荀彧恭敬道。

“便如此吧。”

曹操提着衣袍走向殿外。

南地承平,即将梳理各郡内政。

他的冀州,可还有黑山军未曾抚镇。

北面亦有刘备如芒在背,右翼更有西凉铁骑虎视眈眈。

“喏。”

众文武躬身退出大殿。

自从迁都之后,天子圈禁。

曹操以大殿而治军政事,所有人也看出其有称王之心。只不过,他现在还在等大兴称王立国,唯有宁辰开先河,他才能随之。

“仲达。”

“你以为如何?”

杨修目光熠熠的走出大殿道。

“不知。”

司马懿稳重如山道。

杨修嗤笑道:“我最看不起的便是你这胆怯心性,显然曹公已有弃兖豫之心,以长安,徐州而扼制大兴!”

“哦?”

司马懿惊讶道。

杨修叹了口气,说道:“大兴劫掠四州,以青州,冀州之力,难以恢复四州民生,大兴一旦开战,兵锋所指必定尽皆开城献降,与其费力恢复民生,还不若壮士断腕,以长安,徐州为锋矛,以大势引大兴入瓮,形成携裹之势。”

司马懿淡笑道:“德祖大才,某不及也。”

“算了。”

杨修意兴阑珊。

司马懿太稳重,太过苟藏了。

明明年少血热,正当意气风发之时,如此岂不是折损锐气?

十二月中旬。

宁辰从荆州折返大兴。

此刻,城内一片哗然,无数百姓立足大道两侧而瞩目。

益州归治,南地四州俨然成了铁板一块,大兴便是雄踞一方的霸主,虽有些不及曹操的辖地,但也可称天下第二了。

“主公。”

大兴城前,众文武躬身而迎。

“嗯。”

宁辰将大兴刀递给王虎,淡笑道:“王虎,听大乔来信,言你妻已有身孕,并呈上休产的文书。”

“是。”

王虎傻笑道。

“呵呵。”

宁辰摇头失笑不已,告诫道:“记住每隔十日去大兴学府找医学学子诊断,生孕者有难,多要关心才是。”

“喏。”

王虎肃然道。

大兴府。

所建制完全更迭。

庭院,大堂完全不复。

一座内城肃穆而立,提名大兴宫。

入宫之后,远见第二城门处,提名望南二字,寓意望眼南域,其他三门皆是如此,望北,望西,望东,足见大兴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