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鲁肃算是松了口气,毕竟兵部只是负责抚恤等等问题,出兵问题由军议司决定。
而荀攸,恰恰是顶在他前面的军议司之首。
“好了。”
宁辰敲了敲桌案呵斥道。
“主公。”
荀攸转身说道:“我军议司已经敲定了伐益州章程,第一军团,第二军团,骁骑,无当足以,不过需要借调将领,毕竟扫清各郡需要分兵,而且还需要极有才能的将领。”
“说。”
宁辰沉声道。
荀攸斟酌再三,说道:“领军都尉文聘,第六军团陈到,第四军团严白虎,只需要将领就可以了。”
“陈到?”
宁辰眉头紧蹙道:“换人,交州固然有步骘,张乾,宁文彦等人辅佐陈元,但临邑,扶南等国一直不太安生,在窥伺我大兴疆土……”
荀攸苦笑道:“夷州百姓少,可否将贺齐,或者吕蒙调回来?”
“贺齐吧。”
宁辰思忖道:“吕蒙需要协助周进,并且可以率军出海,去探索夷州附近的岛屿,贺齐调回之后不必发往夷州了。”
“喏。”
荀攸恭敬道。
宁辰沉声道:“此次征伐益州,我在荆州邀督战事,同时防备许昌,你们主帅如何择取?”
“呼。”
荀攸深吸了口气,恭敬道:“我曾请官蜀郡太守,故而对益州多有了解,此次我为主帅,徐元直为副帅,庞士元统筹前线粮草,诸葛子瑜从荆州,汉中统筹粮草运输,无当卫营为先锋,两大军团入川之后分兵,骁骑作为支援之用,同时也要抽调益州司天监主事人策应。”
“王岳。”
宁辰沉声道。
王岳行至堂中,递上一枚令牌道:“此为司天监监正令,可以持令调动司天监驻益州的寅虎使。”
“好。”
荀攸收起令牌道。
宁辰敲打着桌案,沉声道:“绮玲,此次益州你不必去了,让高顺与张绣前往,另外兵部拟策陷阵卫营,督造陷阵令。”
“喏。”
吕绮玲,鲁肃恭敬道。
“咕咚。”
宁辰抿了口茶,淡淡道:“公达,听闻乌戈国有神器,其名为藤甲,是干藤入水浸泡半月,晾晒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年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故而可浮水渡河,刀箭不入。”
“桐油?”
“不怕火吗?”
荀攸眼中满是疑惑道。
宁辰淡笑道:“所以若是遇到了,千万不要心慈手软,白白送了大兴将士的性命,我大兴民贵,将士亦是如此。”
“喏。”
荀攸眸子顿时一凝。
“好了。”
宁辰拂袖道:“既然如此,那就征调贺齐为领军都尉,择日返回大兴,随主力大军入益州。”
“喏。”
荀攸躬身应喝。
宁辰目光落在六部官吏身上,沉声道:“今年过了,或许南地便会承平,吏部拟定益州刺史人选,兵部拟益州总兵策书。”
“喏。”
张昭,鲁肃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吏部储备官吏还是捉襟见肘,子瑜不能长时间为荆州刺史,刑部需要他多操劳,吏部要多上点心。”
“喏。”
张昭苦笑不已。
一州刺史,那可是大兴的肱骨。
如此人选,简直寥寥无几,难如登天啊。
君不见夷州,交州,都是周进,陈元这种杀伐在手之人在统御内政吗?
“子扬。”
宁辰目光深邃而悠长,沉声道:“家父早亡,礼部拟代天拟定我的三书,先行送往天岳山朝祭。”
“主公可有良人?”
刘晔心中一颤,抬头询问。
可入大兴府的女子很多,但正室需要宁辰钦定。
大小乔?步练师?黄舞蝶?还是骁骑将吕绮玲,亦或者初相识的黄月英?
天地证婚。
礼部亦是代天拟三书。
因为,大兴无人可代宁父为宁辰掌大婚之礼。
故而,礼部代天拟定聘书,礼书,迎书,在宁父坟冢前朝拜一年方可送入女方的门楣之中。
可是,正妻只有一人。
大兴府内,究竟是谁才能成为母仪天下之人。
这一刻,张昭,王朗,乔蕤,黄忠等人无不是提起了精神。
“天婚吗?”
武将行列,吕绮玲眸子黯淡几分。
论温柔贤淑,她不如大乔,小乔,论美貌她不如步练师,论古灵精怪她不如黄舞蝶,论才学她不如黄月英。
似乎,自己哪一点都不上萦绕在宁辰面前的女子。
“吕绮玲。”
宁辰没有任何犹豫。
仿佛早已有了决策,便随着问话脱口而出。
“刷?”
吕绮玲猛然抬头。
张昭,王朗,乔蕤等人无不是瞠目结舌。
他们想过大小乔,想过步练师,甚至想过黄月英,唯独没想过吕绮玲,却偏偏是预料之外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