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旧事不提。”
宁辰地上一块绢布,说道:“幺女可有名字?”
“没有。”
幺女摇了摇头,怯生生的看了眼王虎,羞涩道:“女孩家的没有名字,等嫁了夫家,就以娘家的姓称呼了。”
“草木有名。”
“人怎么能无名。”
宁辰目光流转,淡笑道:“幺女,高堂之宝,自然为希世之贵,而为人当瑶花琪树,王虎你现在带她前往府衙重新登记造册,名为陈希瑶。”
“喏。”
王虎恭敬道。
“谢将军。”
陈伯与幺女连忙作揖道。
“去吧。”
宁辰摆了摆手说道。
“喏。”
王虎连忙引着幺女朝府衙而去。
明日六部府衙将会休沐,要是再更名就要明年了。
“陈伯。”
宁辰看着远去的二人,淡笑道:“王虎,豫章人士,大兴治下江东军统帅,今年二十有六,月谷一百二十斛,一年一千四百余石,不过都是以金银结算,高堂早已故去,你观他如何?”
“琥虎儿郎,是个好小子。”
陈伯满意的点了点头,转瞬愕然无比。
“大乔。”
宁辰招了招手。
大乔连忙从车舆上取下一对玉璧。
“啪。”
宁辰将玉璧郑重放在陈伯手中,说道:“既然如此,陈希瑶许给王虎,他无高堂在世,常年征战沙场也不通仪礼,车上的东西是王虎送给你们父女的年礼,年初之后礼部会送聘书过来,玉璧是我和她们的心意,大婚之后让陈希瑶入大兴府,执管杂事膳食,也好每天与王虎相见。”
“有道将军。”
陈伯眸子顿时通红无比。
宁辰给幺女赐名,还支开他们。
原来为的是定下二人的婚事,为上位者,怎得这般贴心啊!
“好了。”
宁辰拍了拍陈伯的手背,淡笑道:“王虎怎么说也是我大兴的将军,不能太过寒酸了,府中政务繁忙,我就不多留了。”
“谢将军操劳。”
陈伯连忙起身以大礼而拜。
“走了。”
宁辰招了招手,扶刀朝远处走去。
大乔,小乔,吕绮玲等人也挪步跟上,欢声笑语的朝远处走去。
“将军。”
黄月英打趣道:“怎得如此关心王虎,也未曾见你许下大婚。”
“我吗?”
“还差点时间。”
宁辰朗笑一声,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
临近日落。
王虎带着陈希瑶回来时。
留在店铺门前的只有陈伯,一对玉璧,还有满车的礼物。
大年初三。
礼部休沐结束。
刘晔亲自准备三书六礼。
并且以乔蕤代为高堂,掌王虎大婚之礼。
这一日,王虎喝的酩酊大醉,不断朝着大兴府躬拜。
翌日入府之时,身上多了几分肃杀与凶戾,更多是对宁辰的尊崇。
大年初六。
陈希瑶入府执掌杂事膳食。
大年初七。
礼部刊发建安六年的第一份大兴辑报。
辑报中,以宁辰提笔写下‘标准化大兴的潜力’及‘凉州局势解析’的篇章为主而刊印贩卖。
正月初八。
大兴府,大堂之中。
众文武再度入府议事,敲定“伐益州章程’。
“主公。”
王朗起身道:“今年,户部对于兵部的预算足以,我以为二月便可以发兵益州,至多六个月时间,便可以横扫各郡。”
“横扫?”
“说的简单。”
荀攸黑着脸说道:“益州地势复杂,而且南中各郡都是以部族结群,且归附大汉的蛮夷,想要扫清十二郡,一百一十八城何其艰难,你以为益州那些属国为谁而规划,还不是为了治理那些人?”
“荀公达。”
“你军议司怎么回事。”
王朗扭着脖子说道:“逢年都是你们要用兵,户部不够宽裕,现在宽裕了,兵力就入不了益州吗?”
“不通军略。”
荀攸拂袖一甩道。
“额。”
贾诩,鲁肃等人嘴角一抽。
每年议事出兵时,大堂就是荀攸和王朗的战场。
二人因为兵部支出,粮草,抚恤的问题吵吵嚷嚷过太多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