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曹操:人妻邹氏,误我大业啊!(1 / 2)

五月下旬。

江东。

丹阳,大兴城前。

张昭,荀攸等人迎宁辰入城。

“主公……”

荀攸边走边说道:“汉升将军已经开始从阜陵撤军,四郡总兵已经调回各郡驻守,几方战场的功绩也汇总在军议司!”

“是吗?”

宁辰在府门前驻足道。

“是。”

荀攸再度道:“军议司与兵部已经在各郡挑选善战之人,准备在庐江,淮南设立卫营!”

“不必了。”

宁辰挥手踏入府门之中。

“不必了?”

荀攸当场愣在原地。

诸葛瑾,刘晔等人也是极其茫然。

“公达。”

张昭边走边问道:“你军议司汇总战报,难道是四郡总兵在淮南之战中出了差错吗?”

“没有啊。”

荀攸细思回答道。

“不用猜了。”

宁辰踏入大堂,接过小乔递上的茶水,痛饮道:“卫营需要设立,只不过不需要在各郡设立了!”

“不解。”

荀攸苦笑不已道。

“坐。”

宁辰目光扫过众人,掀袍坐在主位道:“以前在四郡设立卫营,是因为大兴初治江东,而且淮南有袁术雄踞!”

“喏。”

荀攸恍然大悟道。

宁辰从王岳手中接过一份文书,沉声道:“班师路上,我查看了一下功绩簿,邓当此战敢为先,征入军议司为领军都尉,擢升为江东总兵,并入吴郡卫营,合兵马一万!”

“喏。”

荀攸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董袭擢升为军议司中领军,位在领军都尉之上,护军之下,择日调淮南总兵,并入豫章卫营,合兵马一万!”

“喏。”

荀攸眉头一皱。

董袭未曾参战,却调入淮南为将?

如此赏罚与擢升,他确实有些茫然不解了。

“咕咚。”

宁辰抿了口茶水,沉声道:“征徐盛,潘璋为军议司领军都尉,以备战时领军之用!”

“喏。”

荀攸眉头狂跳。

显然,军议司已经在储备武将。

这几乎是另外一场大战的沉寂储备期。

“子敬。”

宁辰思索再三,说道:“各军功绩赏赐,军议司与兵部择日商量出章程,大兴固然没有册封之权,可以虚封为主,食邑换为粮草,金银等等!”

“喏。

荀攸躬身应允。

“对了。”

宁辰沉声道:“明日将此次阵亡将士录簿与抚恤册呈上,我要仔细查验,谁若是敢贪墨抚恤,别怪司天监绣刀锐利。”

“喏。”

荀攸再度应允。

宁辰揉了揉眉心,说道:“六部拿出治理两郡的章程,暂时如此,其他事情隔日再议!”

“喏。”

众人躬身退出大堂。

“主公。”

王岳见众人退避,这才恭敬道:“入城之时,司天监密报,曹操对南阳动兵了,而黄祖也收到州牧府诏令,驰援南阳,不过恐怕有些晚了。”

“再探。”

宁辰瞳孔顿时一缩。

宛城,关乎的不只是许昌安危。

南阳地界与庐江接壤,若是被曹操拿下,大兴不免有些被动。

曹操攻南阳。

这件事被宁辰的重视。

不过,他也忙碌于大兴内政的处理。

大兴在淮南大捷,收复两郡之地,江东四郡百姓为之喝彩。

四郡总兵整合,董袭遣调淮南,而邓当也整合了吴郡卫营,举兵一万驻守在彭泽一带。

一方面驻守江东,也在防备江夏大军。

五月末。

军议司议事。

宁辰将几本抚恤册丢在桌案之上。

“主公。”

荀攸等人面色一变。

“公达。”

“子瑜。”

“子扬。”

宁辰目光扫过三人,沉声道:“你们都是我寄予厚望之人,内参六部,外参军议司,此次抚恤太让人失望了。”

“主公。”

荀攸苦笑道:“这份抚恤,纵观古今前所未有啊!”

“是啊。”

诸葛瑾,刘晔亦是无奈。

抚恤问题,皆是军议司与户部,兵部敲定,确实当世最高了。

“咕咚。”

宁辰抿了口茶,沉声道:“阵亡将士,抚恤一次发清,他们的遗孀孤子,耄耋父母怎么办?”

荀攸深吸了口气,说道:“主公,抚恤已经超出预估了。”

“好了。”

宁辰挥手止住,沉声道:“工部在各郡县建立了不少工坊,有织布,丝绸,造纸等等,可以优先招募英烈家誉,其子嗣只要能升入大学府,也全部免除学费,你们与工部,大兴司业商议。”

“喏。”

三人应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