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
结果毫无悬念。
司马懿的门徒们,凭借两场近乎“完美”的答卷,全部被稷下学宫录取。
而邓艾,则被徐庶当场宣布,破格收为亲传弟子!
消息传回司马府。
司马懿听着门生钟会的汇报,志得意满地端起了酒杯。
“哈哈哈,好!”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秘密召见为首的门生钟会。
“钟会。”
“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只有一个。”
“潜伏、学习、拉拢、分化!”
“尤其是那些对现状不满,思想激进的学子,要将他们引为同道!用江源的‘新学’,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火!”
“我要让稷下学宫,成为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学生明白!”
钟会躬身领命。
数日后,稷下学宫内贴出了一张公告。
鬼才郭嘉,郭祭酒,将亲自在学宫开设一个名为“经世济用”的精英研讨班!
而第一批学员名单上,钟会等几十名“优等生”,赫然在列!
第一次研讨班开课。
郭嘉懒洋洋地走上讲台,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充满野心的脸。
他抛出了第一个议题:
“论‘王道’与‘霸道’之别。”
钟会等人精神一振!
这题,他们会!先生也教过!
钟会当即起身,引经据典,从上古三皇五帝,谈到当今丞相仁政,将“王道”捧上了天,将“霸道”贬入了地。
一番言论,说得是滴水不漏,完美无瑕,引得不少学子点头称是。
“说得好。”
郭嘉鼓了鼓掌,然后慢悠悠地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那么,我再问你。”
“若行王道,十年方能统一天下,但天下百姓要多受十年战乱之苦。”
“若行霸道,一年便可功成,但需斩十万敌军,血流成河。”
“你,选哪个?”
这个问题,司马懿没教过!
钟会脸上的得意的表情慢慢褪去!
他身后的那些同门,也全都傻眼了!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太现实了!
选王道?显得迂腐不堪,不顾百姓死活!
选霸道?那他们之前吹捧的“仁政”,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他们支支吾吾,额头冒汗,绞尽脑汁,也无法自圆其说。
他们那套从司马懿那里背来的“标准答案”,在残酷的现实问题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全场陷入尴尬的沉默时。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角落里响起。
“我……我能……说说吗?”
众人回头,正是那个作坐在角落里的邓艾。
郭嘉笑着对他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邓艾紧张地站起身。
“我选霸道。”
钟会等人更是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一个乡巴佬,果然只懂杀伐!
邓艾却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继续说道:
“长痛,不如短痛。”
“一将功成万骨枯,听着残忍,但若能换来万世太平,是值得的。”
“但是!”
“事后,必须立刻转行王道!休养生息!”
“并且,要为那战死的十万亡魂,立碑!赎罪!让后人永远铭记战争的代价!”
话音落下。
钟会呆呆地看着邓艾,眼中露出了嫉妒与不解。
他想不通,这个乡巴佬,脑子里怎么会藏着如此通透,又如此冷酷的见解!
“啪!啪!啪!”
郭嘉站起身,用力地鼓起了掌!
“好!”
“说得好!”
“杀伐果决,不失仁心!知晓代价,更懂敬畏!”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济用!”
从那天起,郭嘉便在课堂上,用一个个更加复杂、更加现实的难题,不断冲击着钟会等人的“标准答案”。
他们内部,开始出现了思想的混乱和分歧。
有人开始真正思考问题,而有的人,则更加偏执地坚守司马懿的教条。
而另一边,徐庶则让邓艾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去悄悄接近那些被钟会等人煽动的激进学子,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用更温和、更理性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双管齐下,釜底抽薪!
就在郭嘉和徐庶以为,这场“温水煮青蛙”的大戏,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时。
一份来自北方边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传入了平静的许都!
“报——!!!”
“北方……北方乌桓、鲜卑诸部,突然合兵一处!”
“集结了十万铁骑!正对我幽州边境,虎视眈眈!”
曹操豁然起身!
“他们打的什么旗号?!”
信使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与不敢置信!
“他们打出的旗号是……”
“‘奉天命,讨无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