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活捉徐道覆(1 / 2)

晋末高门 一眼云烟 1755 字 1个月前

双方本是打的相持不下,却是突然间,老巢被抄,虎啸营又如排山倒海般杀入阵中,徐道覆军原地崩了。

全军溃逃。

徐道覆与许允之也苍皇逃奔。

山阴方面大肆追杀,收揽降卒,直至追出二十来里,才收束兵马,整顿起来。

这没办法,逃跑一方可以丢盔弃甲,减轻重量。

就如在山阴城下,并没有抓捕到多少北府军,很多都轻装跑掉了,不过徐道覆军,投降的居多。

经两日整顿,全军向上虞开进。

与此同时,许操之赶到了谢琰营寨。

他跟在王愔之身边,默默学习着,对行军布阵,也算有所了解,此时放眼打量,见营垒森严,井井有条,禁军也衣甲鲜明,精神饱满。

不禁暗暗点头,不愧是与谢玄同一时代的名将。

随即向守卒通报了来意,没一会子,被带入中军大帐。

谢琰高踞上首,两子分坐左右,另还有几名幕僚在场。

许操之取出信件,奉上道:“仆许操之参见谢将军,奉我家将军之命呈上信函!”

“哦?”

谢琰向左右示意,一名幕僚接过信函,逞递给谢琰。

“呵呵呵呵~~”

谢琰拆开一看,捋须大笑。

“阿父为何发笑?”

谢肇不解道。

“我儿看看就明白了!”

谢琰递去信函。

谢肇接过一看,嘴角渐现一抹轻蔑的笑容,又把信函递给了谢峻,便道:“我父自小便有知兵美誉,太元八年,苻秦入寇,拜辅国将军,淝水之战以大破苻秦之功,封望蔡公。

想那苻坚百万,尚送死淮南,况孙恩奔衄归海,若其复至,正是天不养国贼,令速就戮耳。

我父破贼,自有方略,无须王郎操心!”

许操之面色难看,他万万料不到,谢氏父子竟会自大至此!

谢琰摆了摆手:“无论如何,王郎总是好意,请转告他,老夫立营依山傍水,法度森严,孙贼若来,便是自寻死路,只须王郎及时率军过江,与老夫前后夹后,定可大破贼军,使者请回罢,老夫不留你了!”

“仆告辞!”

许操之只得施礼离去,出了营寨,回头看了眼,叹了口气。

……

上虞!

喊杀震天!

上虞城周一里九十步,高一丈七尺,位于金罍、玉岗两峰之间,东南部地势平缓,运河自西南穿城而过,形成北城南市的布局。

因商贸发达,上虞和山阴类似,城外分布有大量的民居建筑,攻城很难展开兵力。

不过破去徐道覆营寨之后,得了一万多降卒,王愔之及山阴士族豪强驱使降卒开路,不计人命地填平城濠,重演了孙恩攻打山阴的那一幕。

相较于孙恩,军中有大量的床弩和投石机,于城外掘土堆筑弩台,稍高于城墙,没日没夜的发射三尺巨箭。

还有投石机不时将石弹投掷入城,令城里昼夜不得安寝。

上虞四面都被围住,狂攻不止。

云梯车一点点地推进,冒着矢石来到城下。

飞梯钩子稳稳勾住墙头。

有守军持着叉杆合力去推。

城下的弓箭手也在射箭,纵有大盾遮护,却是哚哚声不绝,举盾之人甚至感受到了盾面上传来的震动。

有力士举着大斧,用力劈斩钩子,当当连响,火光四溅。

却有一蓬三尺巨箭飞至,在密集的人群中制造了恐怖的杀伤。

甚至有数枚直接穿透大盾,贯穿了盾手连同他身后的守军。

“啊!”

又一枚射进了高举斧子劈斩的力士胸口,巨大的冲击力将身体带着飞出城墙,重重砸落城下。

守军神情麻木,死在他们手里的,多是昔日同伴,城下的俘虏咒骂不止。

而城墙上,军卒密如蚁附。

上虞城高一丈七尺,只比阳羡稍好些。

事实上,降卒已经有过数次暴动,均是被镇压下去,王愔之又承诺他们,一俟攻破上虞,就去钱塘屯田,三年后,或入府兵,或释放为民。

这成了降卒奋勇作战的动力。

同时,守军也不敢纳降卒进城,鬼知道有没有内应,只能自相残杀。

“杀!”

突然匡超与几个老贼,混在降卒中登上城头,挥舞斧子,直劈横砍,清空了一大片。

攻城时,往往以大量的降卒去消耗守军的箭矢金汁,没有降卒就上杂兵和老弱妇孺,毕竟精锐是拿钱粮堆出来的。

本是战场上以一当十的壮士,爬城时却被一盆金汁浇死,或者一块石头砸死,就问亏不亏?

通常在守军的箭矢金汁被大量消耗之后,精锐步卒会在防守薄弱之处,掺杂在降卒中登城。

攻城足足三天了,不论守城意志还是物资,都被大量消磨,匡超于是率虎啸营请战,王愔之应允。

“杀贼!”

老贼们一个个往上爬。

有的被箭矢射落地面。

有人撑盾前出,冲上城头,直接挥舞盾牌,大喊大叫,面目狞狰,飞快冲进守军当中。

越来越多的老贼攀上城头,均是身披重甲,好些人身被数箭,仍是冲杀不止。

双方挤在一起,奋力挥舞兵刃,利刃入肉声不绝于耳,惨叫声连成了一片,鲜血浸透了地面,又顺着城墙的缝隙往下流淌,汇聚成了一道道的血色溪流。

“轰隆!“

城门处,突然爆出震天巨响,城门被冲车撞开了。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