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全面围攻(2 / 2)

晋末高门 一眼云烟 1798 字 1个月前

丘尪劝道。

“罢了,鸣金!”

卢循也知兵败,猛一挥手。

“咣咣咣!”

杂耳的铜锣声敲响。

前方作战的士卒,如潮水般退却。

却是突有蹄声炸响,一列列骑兵从巷道中冲杀而来,倾刻间,退兵变成了溃败。

段谷合一马当先,迫切需要表现自己。

“去死!”

马槊猛的朝一名溃军的后背扎下。

“啊!”

伴着凄厉惨叫,那溃军被刺穿后背,挑了起来。

段谷合槊杆一抖,扔进了前方的溃军当中,砸倒了两人。

“杀!”

段谷合挥槊前指。

身后蹄声隆隆,骑兵一涌而上,有拿槊刺,有拿刀砍,尽情收割着性命。

“不好,弓弩手接应!”

卢循面色大变。

一队队弓弩手调上前,接应溃军。

“当当当!”

身后传来钟磬声响。

各骑追出两百来步之后,纷纷勒马驻止,大声说笑。

唯余地面那七零八落的尸体。

有戴口罩的辅兵推着车辆出来,打扫战场。

将兵刃、弓矢、盾牌收集,披甲的则把甲剥下,有辅兵贼溜溜溜的眼睛四处一扫,在尸体的衣兜里,摸出十余枚铜钱。

正当喜滋滋的要往怀里揣,突然脊椎尾骨,有一股寒气升起。

再一看,自家的将官正冷眼瞥着他,马鞭一指:“放上去。”

“噢!”

那辅兵心里骂骂咧咧,不情不愿地把铜钱扔上车,再往光溜溜的尸体上,倒上一蓬石灰。

毕竟城池空间有限,王愔之不可能把敌方的尸体带进城池,天气又炎热,尸体不处理,一时三刻就会腐烂。

生石灰沾上鲜血,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灭杀细胞活性,每一具尸体上方,都是白烟滚滚。

卢循看的急火攻心,却是无可奈何。

丘尪也是两眼发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好一会,才道:“将军,不如将全军休整一番,再从三面围攻。

仆观守军,也才数千人,而我军以数万大军三面夹攻,敌岂有不溃之理?

兴许还能一鼓作气,尾随溃军涌入城门,大局定矣。”

卢循现出了挣扎之色。

这都是血淋淋的本钱啊!

魏晋南北朝,兵为将有,他在吴郡搞来的人马,默认是他的,让他拿精锐去和王愔之拼,胜又如何?

可是左右两侧,均是喊杀震天。

显然攻城已经进入了白热阶段,如果此时自己逡巡不前,再大的功劳也会抹平。

于是道:“全军进食进水,一个时辰后,从东、北、西三面同时攻击!”

“诺!”

有亲兵去传信。

营中顿时怨声载道。

六月份,副高脊线稳定于长江和钱塘江之间,正是一年中最热之时,尤其还是午后。

按王愔之估计,百页箱温度没有四十度,也有三十七八度了。

而体感温度还要上浮二十到二十五度。

至少是六十度的高温,地面都被阳光晒成了灰白色!

人在六十度的高温下作战,还要披甲,体力消耗是平时的数倍以上,所以短短一个时辰的短兵相接,双方都换了三拨生力军。

天气太热,吃不消。

不过随卢循军的老弱妇孺却不怕晒,他们宁可晒的口干舌躁,昏昏沉沉,也不想被驱赶上阵送死啊。

唯今只盼对面的朝廷守将能守住,这样,就不用自己去填濠了。

其实王愔之营中也有怨气,但不明显。

毕竟他是守方,进攻的主动权掌握在卢循手里,卢循不来攻,大家就能躲在阴凉处。

而且王愔之对割鹿军的掌控,也非卢循能比。

健保营出动,把一名名受伤或战死的兵卒担入城墙里的卫所,又有辅兵,运来一车车的凉盐水和干烙甜饼。

饼加了大量的白糖,军中极其爱吃,糖又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将士们一手大瓢,一手干饼,啃一口,再饮一大口盐水,直呼痛快。

“咚!”

“咚!”

“咚!”

远处,又有战鼓檑响。

“尔母,又来了!”

“他娘的,非杀他个痛快不可!”

割鹿军将士们,听着鼓声大怒!

纷纷从阴影处出来,互相帮持着披甲。

王愔之站在高处,就看到卢循军几乎倾巢出动,分为三股,注入东、北、西三面战场。

“卢循孤注一掷了,若是再败,怕是无胆来攻北城。”

薛银瓶淡然道。

王愔之晒笑道:“这才是将对将,王对王的打法,倘让他驱老弱妇孺上阵,十换一都不值。”

薛银瓶叹了口气道:“若是各家都能如郎君般御敌于城门之外,又何须打的如此辛苦?”

“无非是皆为门户私计罢了,不必理会,贼兵上来了!”

王愔之摆了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