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疑云(1 / 2)

与低垂着头绷紧了心弦,尽量降低存在感以免波及的朝臣不同。

前方不发一言的老康王听到护国公嘴里的“亲舅舅”三个字后,回头看了一眼,眉头微皱。

虽然他也一直疑惑为何先帝临终前突然改变主意,放弃在朝堂颇为得势、甚至早已视帝位为囊中物的裕王,转而传位于一个在朝堂上毫无根基的晋王。

可护国公到底也是陛下亲舅,他为何在陛下登基后还处处为难,追随裕王?

就连太后也在陛下刚登基时,屡屡插手朝政,一直为裕王说话,直到贺皇后过世,太后才居于寿安宫,不问朝政。

老康王又看了眼满脸怒容的护国公,一抹疑云窦生心头,不过一瞬,他又不动声色地恢复了平静。

反观方才未能说上话的江太傅听完谢相容的话后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头,他虽到现在还不知道宫里及别苑的行动为何会双双失败。

可送到他父女二人手里能扳倒护国公府绝佳的机会,他二人竟抓不住,甚至频频为护国公府开脱。

想到这里,江太傅容色一正肃然而道:“殿下说得是,护国公莫要想太多,陛下与殿下同时遇害,此事本就关乎国本。

“而这桩桩件件都与护国公府牵连甚密,按天启律例,便是直接将护国公府众人下狱也无人质疑什么,而今殿下不过问话,已是给了护国公府极大的面子。

“护国公实在不该恼羞成怒,不该仗着皇戚身份胡乱猜度质疑同僚,更不该咄咄逼人地质询陛下。”

江太傅义正言辞的一番话听得宣政殿内众人心中激荡不已,不少朝臣频频交头低语,无不为之称赞。

金阶下的谢相容不动声色地将众人的反应纳入眼底,心下思绪翻涌。

江闵一番话说得漂亮,既提醒了护国公身为人臣身负嫌疑的身份,又激起了朝臣对护国公行为的不满之心。

这无疑会激怒护国公,若是激愤之下说出什么不敬之语,有什么不正之举,加上本就身有嫌疑,到时候要查办护国公府的便是朝臣。

此番举动,对江家而言,既能扫清一道实现宏愿的阻力,又能得朝臣敬服、得他父女二人感念相护,最重要的是会激起皇族内部争斗。

若是他父女二人不处置护国公府,那也是他父女二人软弱,江家同样得人心……

果然,下一瞬护国公气愤的话语响彻金殿,“江闵,你何须冠冕堂皇地顾左右而言其它?本公方才说了,此事,我护国公府没做过,也不会认。”

护国公心底情绪几经波浮,面上却早已气红了眼,怒气正盛。

转而又睁圆了双眼,牢牢地盯着谢相容,愤怒仿若化为实质,要将谢相容钉刺在大殿上,“怎么,皇储殿下是想将这莫须有的罪名扣给我护国公府?”

“护国公慎言!”

“护国公,请注意你的言辞!”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靖帝看了眼同时出声满脸肃正的太傅江闵一眼,见对方微微颔首致礼便移开了目光。

正欲开口便听到谢相容清凌的声音响起,“护国公急什么?本宫方才不是说了,此事也有可能是他国暗探所为,本宫问话也是在为你护国公府证清白,护国公还是先收收你的怒气。”

闻言,护国公一张老脸顿时精彩纷呈,“殿下意欲何为?”

护国公长子齐瑀紧紧盯着谢相容,似是想看穿谢相容的想法。

倒是太傅长子、门下侍中江崇轻轻看了眼谢相容,不经意间晃动了一下衣袖。

“陛下,臣以为殿下遇刺、陛下遭人下毒一事,需尽快探查清楚,无论是否为他国暗探所为,关乎陛下与殿下安危、我天启安稳,此事不容姑息。”礼部尚书像是得到了什么信号,不等谢相容说话,突然出列铮铮而言。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谢相容扫视一眼,太傅父子面无表情淡定如旧,护国公父子似是真的被诬陷,满脸愤怒。

不过她已然猜到此次宫里别苑的行动,怕是江家在护国公府行动的基础上,有所干预,所以前世最后登上高位的会是江家,而非裕王。

“陛下,臣以为需得彻查京都,以防他国继续作案。”小国舅贺麟踏出一步,款款言道。

“慢着,殿下说一切证据指向我护国公府,又说可能是暗探所为,暗探总不可能只在我护国公府,要查,满朝文武身边都该查一查。”

护国公一时看不透谢相容想做什么,心中惊疑不定,索性拉所有朝臣下水,他就不信,满朝文武有谁经得起查。

此话一出,方才还在激昂“附议”的群臣突然就没了声。

彻查,查别人行,可查到自己身上,那是万万不可以的,既是查暗探,那一不小心就会落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倒是小国舅听到此话看了眼同样眼底带笑的谢相容一眼,了然地点了点头,“陛下,臣觉得护国公此言有理,既是查暗探,谁也不敢保证自家没有他国暗探。”

“陛下,老臣以为,护国公言之有理。”一直未曾说话的老康王突然开口。

护国公听到连老康王都赞同自己的想法,顿时又后悔方才的提议,或许是小国舅与老康王同意的太快,让他觉得谢相容本就有此打算。

太傅江闵注意到护国公疑乱不定的眼神,眼底一抹杀意一闪而过,轻轻瞥向谢相容,却对上一双安抚的眼眸,霎时面色恭敬之至地点了点头。

“老夫也觉得护国公言之有理。”江太傅脑海里想着谢相容此番行为的真实用意,面容上却始终保持着一份让人永远也看不穿的镇定自若。

而谢相容却未错过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异样情绪,她方才就是故意盯着江闵,才会让他秉持恭顺守节的作为,应下护国公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