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等同谋逆(2 / 2)

其余几位副将,也是心中一凛,神情肃然。

魏征缓缓地站起身。

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做出了某种决定。

“走,随老夫一起,去会一会这位……护国公主。”

说罢,他率先迈开大步,走出了帅帐。

四名副将对视一眼,也立刻跟了上去。

大营之外,黄沙漫天。

沈知夏静静地坐在马背上。

从北城门一路疾驰而来,未曾片刻停歇,风霜早已染上了她的眉梢。

她的脸色,带着一丝长途跋涉的憔悴与苍白。

嘴唇,也有些干裂。

可她的腰背,却挺得笔直。眼神,更是亮得惊人。

她就那样安静地坐在那里,身后是九十名玄甲亲卫。

一人一马,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敢小觑的强大气场。

“吱呀——”

大营的栅栏门,被缓缓地打开。

魏征带着四名副将,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

当看到沈知夏的那一刻,饶是魏征这样见惯了风浪的老将,瞳孔,也不由得微微一缩。

他预想过很多种可能。

或是焦急万分,或是盛气凌人,或是楚楚可怜。

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眼前这般……平静。

仿佛她不是来求援的……

双方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

没有言语。

却仿佛已经进行了一场无声的交锋。

魏征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惊人的气势!

这……绝不是一个深宅妇人能有的眼神。

是他熟悉的,只在先皇和摄政王眼中,才见到过的眼神!

最终,是沈知夏,率先打破了沉默。

她没有下马。

不是倨傲,而是为了保持那份,足以与对方平等对话的气势。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字字清晰,如金石落地。

“魏老将军,京城,乱了。”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开门见山,直击要害。

魏征身后的四名副将,脸色皆是一变。

他们虽然猜到了京中出事,但从沈知夏口中得到证实,那份冲击力,依然让他们心神剧震。

魏征的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他只是抬起头,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沈知夏。

“公主殿下,何出此言?”

沈知夏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老将军镇守西山十七年,与京城,不过半日路程。”

“这三日,京城戒严,百官禁足,宫门落锁。”

“老将军,会不知道吗?”

她的声音,如同一柄重锤,一下又一下,敲打在魏征的心上。

她……竟然连自己收到大长公主调令的时日,都算得一清二楚!

这份心智,何其可怕!

不等魏征回答,沈知夏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速极快,却条理分明,“想必老将军您也猜到了,如今的大宁,风雨飘摇,而京城的朝局,也已经大乱。”

“不瞒老将军,本宫是从北疆回来的,今日来此,不是与你商议。”

她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起来,如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

“而是来问你一句话。”

“这西山大营的九万将士,忠的,是不是大宁的江山?!”

“你!”

王副将勃然大怒,刚要上前呵斥,却被魏征抬手拦下。

老将军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沈知夏,一字一句地问道:“公主殿下,空口无凭。”

“你说京城大乱,可有凭证?”

“老夫手握九万大军,一举一动,皆系江山社稷。没有陛下的旨意,擅动一兵一卒,便是……谋逆!”

“谋逆?”

沈知夏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忽然低声笑了起来。

“圣旨?陛下如今,已是笼中之鸟,他如何给你圣旨?!”

“他若是能传出圣旨,我又何须,站在这里,与你废话!”

她抬起手,指向京城的方向。

“那紧闭的城门,就是凭证!”

“那城楼上,换防的陌生兵士,就是凭证!”

“你我心中都清楚,大宁,除非是战时,否则,绝无封锁京城的先例!”

“老将军,你还要自欺欺人到何时?!”

沈知夏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凤鸣九天,振聋发聩!

“本宫猜想,老将军是在等京城里的消息吧?若是陛下胜,还是大长公主胜。”

“你在等一个结果,好让你,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本宫说的,对是不对?!”

魏征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的心思,竟被这个年轻的女子,看得一清二楚。

是的。

他就是在等。

他忠于陛下,但他,更要为这九万将士的性命负责。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赌不起。

沈知夏看着他变幻的神色,心中了然。

她知道,火候,还差一点。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忽然缓和了下来,却带着一种更加沉重的力量。

“老将军,本宫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你怕站错了队,累及三军。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的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你选择的,是眼睁睁地看着萧凌雪,一步一步,登上那个本不属于她的位置。”

“你以为,你按兵不动,等她坐稳了江山,她就会念你的好吗?”

沈知夏冷笑一声,眼中满是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