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儿的贴身丫鬟小翠,急得快要哭出来了。
“小姐,您就少说两句吧。您看他们的眼神,跟要吃人似的,万一……万一把他们惹急了……”
陈可儿气得直跺脚,“我爹是镇南大将军!手握二十万兵马!我倒要看看,他们谁敢动我一根汗毛!”
话虽如此,但她心里也明白,这样骂下去,根本无济于事。
这两日,她已经将自己的身份,报了不下十遍。
可城楼上的人,就像是聋子一样,毫无反应。
这京城,一定是出大事了。
陈可儿的气焰,渐渐消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担忧。
“小翠,现在怎么办?”
“我们总不能,一直在这里耗着吧?”
小翠想了想,眼睛忽然一亮。
“小姐,奴婢倒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快说!”
小翠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小姐,您还记得吗?西郊的李家村。我们不如,绕路去西郊看看?”
“说不定,能从他们那里,打探到一些京城里的消息,或者……想办法联系上侯爷和夫人?”
陈可儿闻言,双眼瞬间亮了起来。
对啊!
“好主意!”陈可儿当机立断,再也不看那紧闭的城门一眼,“走!我们去西郊!去李家村!”
她利落地钻进马车,催促着车夫。
马车调转方向,扬起一阵尘土,朝着西郊的方向,疾驰而去。
就在她们的马车,刚刚消失在官道的尽头时,另一队更加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滚滚而来。
烟尘弥漫中,一百余骑玄甲亲卫,簇拥着一道纤细而又挺拔的身影,来到了北城门下。
“吁——”
沈知夏猛地勒住缰绳。
坐下的骏马,发出一声长长的嘶鸣,人立而起。
她的目光,如同一道冰冷的电光,扫过眼前的一切。
城门紧闭,城楼之上,戒备森严。
城门外,黑压压地挤满了成百上千的百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灼,茫然,与恐惧。
喧哗声,叫骂声,孩童的哭闹声,汇成了一股令人心烦意乱的浊流。
沈知夏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比她预想的,还要糟糕。
萧凌雪,已经彻底封锁了京城。
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
她身后的一百名亲卫,也纷纷勒马停下。
沈知夏没有说话。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马背上,抬头,凝视着城楼上那迎风招展的,大宁王朝的龙旗。
她的眼神,平静得可怕。
没有愤怒,没有焦急。
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的湖水。
她在脑海中,飞速地推演着。
萧凌雪既然敢封城,那就说明,宫里,已经被她控制了。
萧承湛此时,只怕是凶多吉少。
京畿三大营,恐怕也已经落入了她的掌控之中。
否则,她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也就是说,现在的京城,是龙潭,是虎穴,是一张为她沈知夏,量身定做的,天罗地网。
她若是以护国公主的身份,强行叫门,等来的,绝不会是打开的城门。
而是……城楼之上,铺天盖地的箭雨。
不能硬闯。
硬闯,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么……
沈知夏的目光,缓缓地从高大的城楼上移开,扫过周围的地形。
北城门,是京城正门,防卫最是森严。
东、南、西三门,情况恐怕也相差无几。
想要从城门进去,已是绝无可能。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张与萧承煜一同研究过的,京城及周边的军事布防图。
每一个关隘,每一条小路,每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都清晰地闪现。
突然。
她的瞳孔,猛地一缩。
一个念头,如同划破黑夜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有一个地方!
有一个地方,是萧凌雪绝对想不到,也绝对不敢轻易派重兵把守的地方!
那里,是京城的命脉所在。
也是她萧凌雪,如今最大的软肋!
沈知夏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又决绝的弧度。
她猛地一拉马缰,调转马头。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身后的一百名亲卫,没有一人发问,只是整齐划一地,跟着她调转了方向。
“我们不进城。”
她清冷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亲卫的耳中。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不进城?
那他们千里迢迢,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是为了什么?
沈知夏没有解释。
她只是抬起手,手中的马鞭,如同一根黑色的标枪,遥遥指向了京城西北方的,那片连绵起伏的山峦。
“去西山大营!”
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气。
“本公主要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