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坞岗城。
城主府内,气氛同样凝重。
沈知夏的手中,捏着一张刚刚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
信上的内容,正是昨日京兆府公堂之上,发生的一切。
福安的指证,陈旧的账册,发黄的银簪,以及那被列为禁药的奇毒——噬心散。
萧承煜坐在她的对面,俊美的脸上,覆盖着一层寒霜。
“小舅舅他,还是动手了。”
沈知夏放下密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气的担忧。
她了解自己的小舅舅。
李明轩看似温文尔雅,实则性子刚烈,睚眦必报。
蛰伏三年,一朝亮剑,必然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可是,他要面对的,是萧凌雪。
“他做得很好。”
萧承煜沉声道,“所有证据,环环相扣,将矛头精准地引向了姑母。”
“只是……”
他顿了顿,叹息道,“他还是低估了姑母的疯狂。”
沈知夏的心,猛地一紧。
“你的意思是……”
“以她的性子,被逼到这个份上,绝不会坐以待毙。”
萧承煜的声音,冷得像冰。
“京城,要出事了。”
沈知夏心乱如麻。
不行。
小舅舅一个人在京城,势单力薄,太危险了。
她得回去。
她停下脚步,看向萧承煜,眼神坚定。
“我要回京。”
萧承煜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问道:“你想好了?”
“想好了。”
沈知夏没有丝毫犹豫。
“小舅舅为了给我娘报仇,已经赌上了一切。我不能让他一个人,面对这些。”
“你一个人回去,我不放心。”
萧承煜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她现在,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我明白。”沈知夏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赞同你的看法。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回去。”
“她越是疯狂,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萧承煜凝视着她,从她那双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眸中,看到的是无所畏惧的决心与通透。
他知道,自己劝不住她。
也无需再劝。
沉吟半晌,他终于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但是,你必须带足人手。”
这一夜。
沈知夏与萧承煜相对而坐,面前的桌案上,铺着一张巨大的京城及周边地区的军事布防图。
两人低声商议着,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故,都一一推演。
烛火,烧尽了一根又一根。
窗外的天色,也由深黑,渐渐转为鱼肚白。
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棂,照进房间。
两人终于商定好一切。
沈知夏换了一身劲装,长发高高束起,英姿飒爽。
她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在她身后,是同样一身戎装的云芷,和如同影子般存在的北斗。
再往后,是一百名身着玄色铠甲,气息沉凝,目光如电的摄政王亲卫。
城门下,萧承煜勒马而立,为她送行。
“万事小心。”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这四个字。
沈知夏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放心。”
说罢,她不再犹豫,双腿一夹马腹。
“驾!”
骏马长嘶一声,四蹄翻飞,如离弦之箭般,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百名亲卫,紧随其后。
马蹄声急,卷起一路烟尘。
萧承煜伫立在晨风中,目送着那道纤细而又坚韧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天际线的尽头。
他的心,也随着那远去的马蹄声,飞回了那座风雨欲来的京城。
姑姑……
你最好,不要动她。
而此刻,在沈知夏急于奔赴的京城之内,萧凌雪那石破天惊的自白,所掀起的滔天巨浪,才刚刚开始显现出它真正的威力。
公堂之上,李明轩强忍着锥心之痛,正准备继续发难。
萧凌雪却再次,抢在了他的前面。
她环视了一圈堂上堂下,那些早已被惊得魂不附体的官员和百姓,嘴角的讥讽之意,更浓了。
“怎么?都不说话了?”
“本宫认罪了,你们,不是应该立刻给本宫定罪吗?”
她看向早已面如死灰的徐俊良。
“徐大人,你还在等什么?”
“还不快将本宫,收押下狱,听候再审?”
徐俊良的冷汗,已经浸透了官服的内衬。
他感觉自己不是坐在公堂之上,而是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
收押大长公主?
这简直比让他当场自刎还要可怕!
“殿……殿下……您……您说笑了……”
萧凌雪嘴角勾笑,“本宫,从不说笑。”
“徐大人,本宫再问你一遍。本宫认罪了,你,审,还是不审?”
“判,还是不判?”
所有人,都成了这场荒诞大戏里,被掐住了脖子的看客。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大宁的王法,被这个权势滔天的女人,踩在脚下,肆意地践踏,碾磨。
却无一人,敢出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清越而又坚定的声音,骤然响起。
“审!为何不审?!”
是李明轩。
他上前一步,直视萧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