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沈知夏跟在萧承煜身后,步履沉稳,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这么晚了,萧承湛突然宣她进宫,绝非小事。
“别怕。”崽崽浅眠的萧承煜放慢了脚步,侧过头,低沉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沈知夏抬眸,对上他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令人心安的笃定。
她微微颔首,心中的纷乱竟真的平息了几分。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
萧承湛穿着一件青色常服,正焦躁地来回踱步。
他俊秀的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与忧虑,眉头紧皱。
“皇兄!”一看到萧承煜的身影,他像是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
沈知夏屈膝行礼,“民女沈知夏,参见皇上。”
萧承湛摆摆手,不好意思地道,“沈姐姐何须如此客气?”
萧承煜开门见山,“这么晚召我们进宫,所为何事?”
“出大事了!”萧承湛回过神来,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快步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刚刚送到的急报,递了过去,“皇兄你看!”
萧承煜将急报接过来,原本平静无波的眸子骤然一缩,一股凛冽的寒气瞬间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沈知夏站在一旁,清晰的感受到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她心中一沉。
“景王…”
萧承煜的声音低沉得可怕。
沈知夏问道,“他反了?”
萧承湛重重点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怒火,“没错,他勾结北狄,在北疆起兵了!”
萧承湛气得不行,“父皇当年只是将他贬去北疆,留着他一条性命和王爷的名号,他竟然还敢谋反!”
萧承煜将手中的急报递给沈知夏。
沈知夏接过来,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脸色一寸寸变得惨白。
及报上不仅写明了景王萧乘风联合北狄太子,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谋反,更附上了一份传遍北疆、正向京城扩散的檄文。
檄文的内容,字字诛心。
上面赫然写着:胜正望萧承煜狼子野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辅政,实为窃国!
更甚至,檄文还将矛头直指沈知夏。
“沈氏妖女,以美色勾引摄政王,秽乱宫闱。其母族李家,本是前朝余孽,私藏前朝宝藏,意图复辟。沈氏与摄政王狼狈为奸,谋夺前朝宝藏,欲颠覆我大宁江山。”
沈知夏都气笑了,“他这意思,是我害死了外祖一家,就为了将那些东西送给你?”
他不仅给自己的谋反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全都推到了萧承煜和沈知夏身上。
“皇兄,沈姐姐,”萧承湛指着檄文,“他这是要把咱们全都置于死地啊!”
萧承湛觉得,他这个四哥若是真的打进了京城,一定会想方设法弄死自己,再昭告天下,自己进城时,皇上已经驾崩。
如此一来,他萧承风就能名正言顺坐上皇位。
“他这是在逼我们。”沈知夏道。
萧承煜看向她,“没错。”
萧承湛急道,“那现在怎么办?北狄先前一直用黑铁球攻打北疆,付将军手中的兵马死伤大半,如今又被他策反了一部分,如今又加上北狄的铁骑,北疆危在旦夕!”
“不仅如此,”萧承煜补充道,“这纸檄文一旦传入京城,京中必定人心惶惶,那些本就对本王心存不满的宗室和朝臣,恐怕会借机生事。”
这是一个死局。
一个由萧承风精心布置的,针对萧承煜和沈知夏的死局。
若是承认有宝藏,那便坐实了檄文的指控,等同于承认他们图谋不轨。
若是否认,则无法解释李家为何被灭门,更会让天下人觉得他们是心虚。
无论怎么选,都是错。
而扳倒了他们二人,萧承湛便不足为惧。
“皇上,王爷。”沈知夏忽然开口,声音清冷,“他不是说我们图谋不轨吗?那我们就承认好了。”
“什么?!”萧承湛惊得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沈姐姐,你疯了?!”
一旦承认,她和皇兄就要被天下人诟病,大长公主一定会趁机做些什么。
到时候,整个大宁的朝局,只怕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
一向沉稳的萧承煜,眼中也闪过了一丝诧异。
他看着沈知夏,猜测她接下来的决策。
果然,沈知夏直视萧承煜,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我们不仅要承认,还要光明正大的承认!他用宝藏来污蔑我们,我们就用宝藏来对付他!”
萧承湛彻底懵了,他完全跟不上沈知夏的思路。
而且…听她的意思,宝藏一事,好像是真的?
萧承煜却仿佛明白了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沈知夏,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沈知夏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第一步,我要为李家昭雪!”
“明日早朝,还请王爷请旨,彻查当年李家灭门一案,将真相公之于众。”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李家不是前朝余孽,而是忠良之后!他们世代守护宝藏,为的,正是大宁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