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她的名字,再次响彻京城(1 / 2)

这一日是沈知夏同赫连明月的最后一场比试。

今日金銮殿内的格局与往日略有不同。

高台之上,除了端坐于龙椅上的萧承湛,他身侧只有穿着紫色宫装、面如寒霜的大长公主萧凌雪,太后并没有出席比试。

御阶之下,除了孔老先生之外,左右分别是吏、户、礼、兵、刑五位尚书。除此之外则是左右丞相、荣安侯、淮阳侯、几位手握兵权的大将军。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兵部尚书身旁的陆砚之。

他低垂着眼,面色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殿中央,摆放着两张书案,沈知夏与赫连明月分别立于其后。

孔老先生缓缓起身,沉思片刻后,念起了今日的比试题目。

“今有流民十万,自北疆战乱之地而来,朝廷,该以何种对策处之?”

沈知夏听完,忍不住在心里喊了一句老狐狸。

昨日孔老就以北疆战事为题,狠狠挫了赫连明月和北狄使团的面子。

今日他再次以北疆战事出题,可以说是将北狄的野心摆在了明面上。

此时的赫连明月,脑海中一片空白。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最终一局,已不仅仅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而是考验真正的安邦定国之能,简直不要与科举殿试题目了。

孔老先生目光平静地看向赫连明月,缓缓开口道,“明月郡主,请先作答。”

赫连明月嘴唇哆嗦了几下,结巴着道,“流民…开设粥棚。”

孔老问道,“朝廷没有那么多钱粮,若是流民暴动,该当如何?”

“这…”赫连明月抿了抿唇,“我听说大宁是有京郊大营的,让人日夜巡视,以免这些人不受控。”

孔老轻轻一笑,继续发问,“看来明月郡主是要用武力镇压这些可怜的百姓?敢问郡主,你可知十万流民若要镇压得住,需要多少将士?此时若是恰逢暴雨连绵,生了疫病,又该如何?”

赫连明月眼神明显地慌乱起来,“生了疫病…自然…自然是要将人控制住…”

“如何控制?”

“杀一儆百…”赫连明月声音已经抖了起来,“让他们不敢反抗。”

此时的赫连明月,已经忘了自己究竟在说什么。

她原本以为,昨日的题目已经是孔老所能想到的,羞辱北狄的极限了。

孔老冷嗤一声,嘲讽地道,“看来北狄以往面对相同的事情,都是这样处置的。”

整个金銮殿,落针可闻。

几位尚书眉头紧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失望甚至鄙夷。

荣安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就连陆砚之都忍不住皱紧了眉头,看向赫连明月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如此野蛮、蠢笨的女人,竟出自一位意图成为大宁皇后的番邦郡主之口?

孔老先生深深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沈知夏,声音放缓,“沈小姐,该你了。”

沈知夏微福了福身,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孔老,诸位大人。十万流民,并非天生暴民。他们因战乱而远离家园,没了活路,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朝廷。”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同样的事情,民女曾做过一次,虽然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熟悉。民女认为,其一,设立粥棚,由户部先行安置流民米粮,再从全国各处粮仓征调粮食,以缓解朝廷压力;其二,以工代赈,授民以生路。”

“流民之中,不乏青壮劳力,朝廷可以开垦京畿荒地,划归流民耕种,使其有立身之本;其三,扶持工坊,安置妇孺。可以鼓励各城富商,设立工坊,由朝廷牵头,兴办织造、编织等轻工坊,优先雇佣流民妇孺,让这些无依无靠之人,有能力补贴家用,还可以缓解京城压力,不至于让十万人都聚集在京城,而是散到各城各镇;其四…”

沈知夏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

从解决温饱到提供生计,从利用劳力到安置弱势,将流民散于全国,征调草药来缓解疫病,整合资源渡过难关后的钱粮回流,都一一做了详细的安排。

一套完整的方案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待她全部说完,工部尚书第一个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动的胡须都在乱颤,“开荒、修堤、设工坊,既能安置流民,又能将施粥所出尽快回流!”

荣安侯则骄傲地看向萧凌雪,就好像场中站着的是自己的女儿一般,毫不吝啬地夸奖道,“沈小姐当真是治国奇才,殿下,您说呢?”

萧凌雪没什么表情,只死死地盯着沈知夏。

孔老先生朗声大笑,给出了结论,“此一局,沈知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