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家少家主(2 / 2)

今日观赛的,只有太后母子和萧凌雪,以及北狄使团和朝廷的几位重臣。

孔老先生站在大殿中央,神情肃穆,朗声道,“老朽不才,今日的术数题目,由老朽来出。今有战事起于北疆,荣安侯世子领军二十万御敌。那么,本次比试的题目便是,大军每日需耗粮草几何?若战事持续三月,朝廷需要筹措军粮多少旦?二位,开始作答吧!”

嘶!

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

巴图尔的脸色涨红,不安地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萧凌雪。

他没想到这位孔老先生如此大胆,竟然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其他几人则忧心忡忡地看向了萧承湛。

二十万大军,三月粮草。

这已不仅仅是术数题,更是对军需后勤、战场理解的综合考验。

赫连明月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北狄打仗,向来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何曾有过如此精细的计算?

她本以为会用一些布匹、首饰的买卖交易,或者某个酒楼的营收来做题目,却没想到,这个孔老先生,竟然把两国一触即发的战事搬到了明面上。

她看着摆在面前的草纸,手指有些僵硬,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冷静下来,开始回忆北狄大军以往的消耗。

反观沈知夏,却显得异常沉着。

她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微微闭目,在心中飞速地推演起来。

片刻后,沈知夏执笔,在雪白的宣纸上书写起来。

终于——

“孔老,学生答好了。”

沈知夏的声音率先响起。

几乎是同时,赫连明月面前的砚台“哐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她惊恐地看着溅了满地的墨汁,又抬头看向沈知夏气定神闲的姿态,终于跌坐在蒲团上。

她算不出来,连一个完整的数字都算不出来…

孔老先生接过沈知夏的答卷,目光飞快地扫过密密麻麻却字迹清晰的宣纸。

沈知夏思路明确,条理清晰,从基础消耗,到途中的损耗,再到伤病减员带来的补给计算,全都写了出来。

“好!”他眼冒亮光,“算无遗策!”

再转头,看向赫连明月,问道,“郡主可答完了?”

赫连明月张了张嘴,良久,才开口道,“我…我答不出。”

孔老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术数一场,沈知夏赢了。

四比四,两人的比试,重新回到了原点。

孔老将沈知夏的答卷递给了孙德海,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太后娘娘,如此人才,朝廷该珍惜才是。”

太后笑着点头,“孔老说的是,等承煜回京,哀家定会与他好好说一说。”

沈知夏的答卷,在太后、萧承湛和萧凌雪看过后,又交给了围观的几位朝臣。

大家对于沈知夏的能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知。

而赫连明月,则圆度无比地剜了沈知夏一眼,猛地站起身,连礼数都顾不得,在一片哗然中,跌跌撞撞地冲出了金銮殿。

二人比试的消息,瞬间传遍了京城内外,自然也飞到了遥远的朔州。

朔州驿馆内。

萧承煜刚刚处理完一批公务,青石便敲门进来,呈上了一封来自京城的密报。

萧承煜展开信笺,看完后,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这丫头,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他说完,笑意收敛,沉吟片刻,对青石道,“李家的事,查得如何了?”

青石立刻躬身,压低了声音回道,“回王爷,属下顺着当年李家大火后失踪的几个老仆追查,发现一个疑点。当年参与救火的一个更夫酒后失言,说是大火烧起来时,他曾看到有人从李家后院背着一个浑身焦黑的人冲了出去…后来,官府清理现场,发现少了一人…”

“是谁?”

“李明轩。”

沈知夏的亲舅舅?

那个传说中惊才绝绝的李家少家主?

如果他还活着…

萧承煜的心猛地一沉,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

他立刻沉声吩咐,“此事务必要查明白。生要见人,死…也要找到尸骨!”

“是!”青石领命,不敢耽搁,身形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萧承煜独自坐在桌前,看着京城的方向,眉头紧锁。

知夏,前路艰险,你务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