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边缘那道蓝光消失的瞬间,沈逸的手指已经落在了主控台的权限切换键上。他没有抬头,声音压得很低:“林悦,切断所有对外训练直播流,只保留B-7信道。”
林悦立刻响应,指尖在投影面板上快速滑动。几组数据流接连中断,屏幕上的连接标识逐一熄灭。最后一道红色信号在延迟半秒后断开,系统弹出提示:**外部观测接口已关闭**。
“他们还在看。”沈逸盯着残留的日志记录,一条微弱的数据回传轨迹正从B-7信道悄然溢出,“用的是旧协议伪装成巡检流量,手法很熟。”
林悦皱眉:“所以刚才的蓝光……是他们在确认我们有没有察觉?”
“不是确认。”沈逸调出频段分析图,“是试探。他们想知道我们会不会追查到底。”他顿了顿,手指轻点桌面,“那就让他们看到点东西。”
他打开战术编辑器,新建两个独立方案模板。左侧命名为“强攻推进”,右侧则标注为“协同闪击”。前者导入大量高能耗技能组合,走位路径密集堆叠在正面战场;后者却几乎全由短距离位移与瞬时信号交互构成,节奏快得近乎反常。
“公开训练用左边这套。”他说,“所有动作都要带前摇,尤其是我出手的前三秒,必须留出明显的预判空档。”
林悦明白他的意思。“你是想让他们觉得你还是依赖系统计算?”
“不止。”沈逸调出一段三个月前的比赛录像,截取自己常用的起手序列,复制进“强攻推进”的初始指令集,“我要让他们相信,我的习惯没变,弱点依旧存在。”
林悦看着那串熟悉的操作序列,忽然笑了。“你还真敢用这些老套路?万一他们识破了呢?”
“就怕他们不信。”沈逸关闭窗口,“真正的打法,只有内部演练才能接触。启动口令设为‘夜未眠’,每次训练前由我亲自输入,任何人无法绕过验证。”
林悦点头,随即开启系统投影功能。她的身影在虚拟频道中浮现,以“夜莺”的形象发布了一段语音日志:“这次比赛,我们不会再靠复杂的推演去赢。我们要用最直接的方式,打一场属于玩家本身的战斗。”
消息刚发出,后台监测显示转发量迅速攀升。敌对公会的监听节点出现了短暂活跃波动。
“有效。”林悦收回投影,“他们的探针正在反复抓取这段录音。”
“很好。”沈逸站起身,走向封闭训练区,“现在该让他们看看‘真实’的我们了。”
训练舱内,七名队员已穿戴好神经接入设备。沈逸坐进主控位,启动“协同闪击”模式。战场模拟加载完成的刹那,所有人同时收到一条系统提示:**本场训练禁止使用自动瞄准与辅助锁定功能**。
“第一轮,三分钟重置。”沈逸的声音通过指挥频道传入每人耳中,“目标:完成三次核心区域交替突袭,误差不得超过0.3秒。”
倒计时开始。
第一次尝试,二十七秒时崩溃。一名队员提前触发技能,打乱整体节奏,导致后方掩护脱节,三人被判定阵亡。
“停。”沈逸按下终止键,“不是技能问题,是节奏感。你们还在等信号,而不是同步行动。”
第二次,撑到一分四十一秒。但关键节点处,双线夹击未能合拢,敌方AI抓住空隙反扑,团灭。
第三次、第四次……失败接踵而至。
有人喘着气摘下头环:“这节奏根本没法打,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就是因为难,才要练。”沈逸重新载入场景,“他们盯的是我们的战术,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我们在高压下的反应一致性。再试。”
第五轮,两分零七秒,首次接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