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的手指在终端边缘停了两秒,屏幕上的坐标数据还在不断刷新。那些原本零散出现在队员设备中的信息,此刻被系统重新排列,像被无形之手牵引着,逐渐显露出某种秩序。
沈逸的声音从主控台另一侧传来:“把所有接收时间往前推十二毫秒,按空间序列重排。”
她立刻执行指令。七组坐标在虚拟地图上逐一亮起,不再是杂乱的点状分布,而是以星陨高原为中心,向外延伸出对称的六边形结构。每一点都精准落在《苍穹之战》初始地图的能量节点位置,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不是巧合。”林悦低声说,“它们和游戏底层架构完全吻合。”
沈逸没有回应。他的目光停留在战术板右下角的一串隐藏参数上——那是他刚刚通过日志回溯剥离出的传输协议特征码。代码本身没有意义,但它的调用方式很熟悉,像是某种预设触发机制的残影。
他调出策略模拟空间界面,将七组坐标作为输入变量导入模型。系统运行了不到三秒,反馈结果直接弹了出来:拓扑匹配度99.97%,关联事件标注为“维度同步校准”。
林悦看到了那个词。“同步校准……是指什么?”
“通常用于多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对齐。”沈逸手指滑动,打开后台进程记录,“但在正常版本里,这种协议早就被废弃了。现在只有在强制融合不同维度数据时才会激活。”
她皱眉:“你是说,这些坐标不只是标记位置,更像是……启动指令?”
沈逸没答。他切换到调试端口,尝试以管理员权限查询该协议的历史调用记录。页面刚加载出来,便自动跳转至空白界面,只留下一行灰色提示:“访问受限。”
“防火墙升级了。”他说,“有人不想让我们看到答案。”
林悦立即调出伪装数据包模板。“要不要试一次绕行?用上次训练赛的日志流做掩护。”
沈逸点头。她迅速编写了一段模拟日志,将其嵌入正常的系统巡检流程中,然后将七个坐标作为联合密钥一并提交。
几秒钟后,战术板突然震动了一下。红光自中心扩散,整个房间被染成暗红色。三维星图缓缓升起,七点坐标开始旋转,围绕着中央塔基形成一个缓慢倒转的沙漏形状。中间浮现出一串数字:
71:59:47
并持续递减。
林悦屏住呼吸。“这是倒计时?”
“不是普通的计时。”沈逸盯着那串数值,“它和维度裂隙的闭合周期一致。每减少一秒,现实与游戏数据层之间的屏障就薄一分。”
她想起什么。“科研报告里提到过‘维度融合加速’……难道他们不是要删除玩家,而是要把整个系统拖进真实世界?”
沈逸沉默片刻。“或者反过来——把真实世界的我们,强行拉进他们的控制框架。”
话音未落,主控台发出低频警报。温度传感器显示内部元件正在升温,散热风扇全速运转仍压不住热量积累。这不正常,离线状态下硬件不该出现如此负荷。
“有远程接入痕迹。”沈逸快速切断外网连接,启用离线模式,“他们在监控我们的操作。”
林悦立刻保存当前镜像,将全部数据加密打包。“需要通知其他人吗?”
“不行。”沈逸打断她,“现在任何外部通信都可能暴露位置。我们必须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确认一件事——这个倒计时到底对应什么具体动作。”
他调出潜力挖掘预警模块,强制唤醒沉睡协议。系统黑屏五秒,随后投射出一行文字:
“检测到维度融合加速,建议立即采取行动”
林悦看着那句话,心跳加快。这不是警告,是确认。对方已经动手,而他们正站在风暴眼的边缘。
“72小时……够做什么?”她问。
“足够让七个节点完成最后一次校准。”沈逸的手指敲击桌面,节奏稳定,“一旦同步完成,删除装置就不需要逐个攻击目标。它会直接重写系统底层规则,把所有深度绑定者判定为非法数据。”
“就像格式化硬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