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上的字符刚落下,林悦的手还没来得及收回,主控台的警报灯就由红转黑,自动切断了那名队员终端的所有数据通路。隔离程序启动的瞬间,屏幕闪了一下,像是某种信号被强行掐断。
沈逸的声音紧跟着响起:“封锁他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的所有操作记录,包括离线状态下的缓存日志。”
“已经在做了。”林悦调出后台进程,手指快速点选几项权限指令,“隔离节点已脱网,现在只能读取本地存储。”
她话音未落,终端右下角弹出一条加密提示——科研团队的分析报告已上传完毕,等待认证解锁。
沈逸沉默了一瞬。“用你的生物密钥,加上我的残留权限链。”
林悦点头,将手掌按在识别区,同时戴上特制耳机,输入脑波匹配码。系统扫描持续了将近十秒,界面才缓缓展开,一行行参数逐条浮现。
“神经锚定频率锁定在47.8赫兹,清除脉冲采用三段式叠加波形……”她低声念着,“和录音里的技术术语完全一致。”
“继续往下看。”沈逸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迟疑的节奏。
林悦滑动页面,进入核心溯源部分。报告指出,这套装置的驱动代码并非全新编写,而是基于一段早已废弃的系统架构逆向重构而成。原始模块的功能本是防止玩家意识过度绑定导致精神崩溃,可在当前版本中,它被彻底反转——不再抑制,而是主动剥离。
“他们改写了协议逻辑。”她说,“把保护机制变成了攻击武器。”
“不是全部。”沈逸打断她,“看第三页,底层编码特征。”
林悦翻过去,一眼就注意到那一串标记为“高相似度”的代码片段。结构、顺序、甚至注释格式都与某个熟悉的系统模板吻合。她的心跳慢了半拍。
“这……是你当初放弃的那个功能?”
屏幕上没有回应,但空气仿佛沉了下来。
三年前,在维度裂隙事件后,沈逸曾主动交出“天选系统”的一部分核心权限,作为对系统失控风险的补偿。那段数据被封存在服务器深处,标记为“废弃人格模板”,理论上不会再被调用。
可现在,它不仅被提取,还成了删除装置的驱动心脏。
“他们是怎么拿到的?”林悦声音压低,“那份档案应该只有最高级权限才能访问。”
“有人打开了门。”沈逸终于开口,“而且早就准备好了接收路径。”
林悦迅速调出权限日志备份,却发现最近一次访问记录已被覆盖,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时间戳——就在半个月前,战队参加跨区联赛的当晚。
她忽然想起什么:“那天晚上,陈宇的技术组申请过临时维护通道,说是检测设备兼容性……我们没细查。”
“他们不需要动手。”沈逸说,“只要接入一次,就能嗅到数据流的方向。”
林悦盯着报告末尾的技术比对图,越看越心惊。不只是核心代码,连错误处理机制、资源调度逻辑,都被完整复制并优化。对方不仅拿到了原始数据,还深入研究过它的运行方式。
“这不是简单的盗用……是精准复刻。”她说,“他们知道怎么让它生效,也知道怎么绕开防护。”
“因为他们了解我。”沈逸的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淡,“了解那个系统的运作习惯,也了解我会在什么时候松懈。”
林悦没再说话。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反对势力不仅仅是在追击他们,而是一直在观察、学习、等待时机。
报告最后一页列出了一份受害者名单。不是官方登记的退赛或失联人员,而是通过隐蔽追踪协议反向定位出的真实案例。一共十三人,分布在五个赛区,职业、等级、活跃时间各不相同,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曾在非公开赛事中接触过同一类外部设备。
“这些人的账号后来怎么样了?”
“清空。”沈逸回答,“技能树、装备栏、成就记录,全部归零。系统判定为‘无效绑定’,无法恢复。”
林悦猛地抬头:“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退出游戏……是被系统主动剔除了?”
“准确地说,是被系统认定‘从未绑定过’。”沈逸纠正道,“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