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数风流人物!
统正历4年初,宣冲将注意力从南边转回了北方。这又臭又长的南方战役终于结束了。
大爻中部士大夫们嘲笑,宣冲有军事实力不来争霸天下,偏要去犄角疙瘩打几个废物土著自嗨——这是因为士大夫们误认为“他们是唯一资源”。
宣冲带着“那些刚出学堂”的学生们,在南边欺负土著“自嗨”结束后,才算是凑齐了打天下所需的一批关键骨干。
宣冲是通过机甲的快速穿梭性能,往返于南北两地;但是基本上都是每七天一趟,回来时不过是匆匆参加春祭、秋祝等重要典礼,并且确定勾决事项后,一完成后就匆匆回到极南之地。
现在宣冲终于把南边的事情给甩下了。在丁零城这大半年中,宣冲已经将一半的大爻将士打发回去,转而换上当地招募的羽族人。
丁零城中的大爻人数量逐渐下降到六百,也不再是正式军团内的人,大多数都是商队中人。宣冲只留下二十位名义上的军人,确保在变乱时,能将爻人青壮主持起来。
南疆战略收缩,撤回的不仅仅是丁零城那几百人,而是一整条战略线条。
这条线包括荆棘原的商堡,以及望凤山坡北部沿途开拓的南下土司垦拓团。
在全面后撤后,羽族和荆棘国当地的军事力量,经过了一轮替换。商道上的人种显得不那么大爻了,维持当地治安的力量主要变成了森林羽人、王国羽人和南疆百族的雇佣兵。
但是爻商通过这里时,所用的车轨,公制,以及书籍,都是与大爻内无异。
这战略彻底回收,用了大半年时间,因为后撤是这样:
1:原本在丁零城的力量,有大部分是森林羽族,这部分森林羽人撤回他们荆棘原当地。
2:荆棘原城池中,有大部分驻守军士是大爻界碑附近原住民;被征调劳役的他们要返家了。
3:大爻界碑附近,一路为大军繁忙服务的客栈劳役,抽调的是灵江南部四个郡的移民,现在也是归去了。
宣冲推进的情况是一级一级的抽水;推进时变换的是从当地招来的仆从军,只保留核心军官团。
这不是传说中亚历山大远征的模式:从老家带来几万部队,一路上人马不换,推进到了印度河流域。
所以宣冲在战略回收时,也是一级一级的把每个区域的人往回叫。最终这场大后撤,到了雍鸡关这里,足足是一万五千人从南部回来,不单单是部队,还有大批的文职官僚人员。
统正历4年上半年,从荆棘原到灵江四郡,再到奋行城;这一路上运输竹简文书的车马变得格外常见。尤其是灵江南部那些如同“孤岛”状态的聚落地,也都沾染了文气。道路上配套的驿站清空了一大块地,铺上了石块,形成了“晒书”广场。
而这么一大批人回来之后,宣冲是要为他们安排“新工作”、“新岗位”。恰逢此时,大爻这边也明朗起来。
…恭请兵主归来…
统正历3年春,北边的武恒羽在抛出了渤王一系后,向南吞并各路诸侯。
夺取爻都后,面对南方联盟起来的诸多军队,他在复水之战中派出来五万大军。这五万部队分为了七军。而他独领一军骑兵,完成了迂回包抄后,让诸侯联盟溃退。其他诸军得令乘胜追击,敌军竞相践踏,全军大溃。
旁白:为何不为一路因为渤地的商业大户们现在调不到一处,为了不让供应粮草的大户们闹出幺蛾子,所以武恒羽不得不分军击之。
据说此战后,大爻东、南诸多兵家,不敢抬头直视武恒羽。
胜利后的武恒羽非常狂了。他禁不住渤地巨商劝说以及东市军手下的谏言,对爻都进行了大索。这不是乱抢,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挨家挨户搜人,武恒羽的大军将青壮和女子掳走,输送到贫瘠的燕地。
而后武恒羽让显道人以及其他法师用山河之力变更进入爻都的水脉,想要将九座天宫也都带走;但是这九座天宫失去了爻都水脉束缚后,飞到了高空再也看不见。
天宫就这样飞上了天空,武恒羽自讨没趣,似乎也自我感觉到,自己行为有些缺德;故匆匆地将渤王一系放在了这萧条的爻都后,就匆忙就撤回了渤地。至于,赵诚和宣冲之间即将发生的大战,他选择作壁上观!
武恒羽做出这样的决策,是来源于麾下的谋士;当然这些谋士们眼睛里都有“蓝星星”。
谋士们劝说:“此时天下英雄唯您与赵诚。您现在声威已经名震天下,赵诚投机取巧,远不如您!您此时出手若成功也就罢了,若是稍有闪失,岂不是让赵诚夺了您的威风
浱公在西蓄势数年,国中稳固;纵然将军您声威赫赫,为浱公长兄;但浱公属下感觉不到您的恩威,且不如先让赵诚与浱公相争,若是浱公势弱,您再出手也不迟。”
于是乎武恒羽在引导中认为:“自己不能给宣冲作先锋。”
然而实际上,武恒羽内部对救浱也不同意;渤地的巨商和大族势力们,正在消化新占领区,忙着与那些区域的世家大族们联姻、稳定地盘,这时候没空去捅赵诚一刀。
眼下天下士人在分析大势后认为:赵诚做大,必须先和宣冲一战。武恒羽认为:自己当后发制人。
武恒羽战略退让后,赵诚则是迅速派兵进入河洛,虽然没有拿下爻都,但是却在东边抢占了六座城池,部署了防御部队。
统正历3年秋,赵诚在没有人妨碍的情况下,将大爻西边半壁江山中,除了宣冲之外的七个州全部拿下。后昊成为了北方独一无二的巨头。
…大势似定…
至于宁州那边,由于宁州岩家内部的纷争,导致宁州内部力量在内耗。
统正帝刚刚进入青少年时期,想亲政,结果插手到了纷争中;殊不知,他的行为引起了岩家内部严重反感。
这一年,他耻辱的被从宫殿中拖出来,被岩家主公逼在太庙内跪了一天一夜。
岩家这边最新继位的主公对爻君缺乏敬意,他大言不惭:“天子以为天下事,皆是自己家事;然宁州之地,亦是我家事。天子现居我家,若是对天下失信失德”!即我家负天下也。“遂将玉玺等信物夺走。
宁州在如此僭越的情况下,并没有其他诸侯势力来重新迎驾。毕竟各地从上到下,都顾着眼前事,根本没工夫抬头看。
百姓们要思考着从哪挖草根果腹;将士们在思考这几天吃的肉为什么那么酸至于士大夫们,则思考着如何在乱世中保存自己的家族。
因为这年头,稍稍有实力的诸侯们,都已经在混战中损失了实力;且天下世家们也都看清楚了:这天下,强者可以擅专。
秩序在崩坏,天子都不长久,那么诸侯呢
…宿敌…
统正历4年6月,玉州主城内,腾星阁中,赵诚坐在了主公位上。
他麾下的幕僚武将,比起五年前多了数十倍。这些人才们,正在积极地帮他关注着天下大势。
此时堂上所有世家人才,全部盯着东部武恒羽这位渤王。但是赵诚的目光挪向了浱、雍,夏,襄诸地。因为,他得到了线报,宣冲回来了。
赵诚喃喃的道:“你为什么要回来呢”随后赵诚释然:“的确,这天下谋局的关键时刻,你此时现身是刚刚好。”
几年前,赵诚本是没余力理睬西边的事情。打浱州需要举国之力,需要昊国三分之一的兵力出动,且需要对东边进行足够的战略欺骗,争取半年时间。
按照赵诚的想法,再过一两年,将武恒羽东边战略力量压制一轮后,他即亲自领兵,倾三十万人马,向西将浱地一战拿下。
但是现在,在他兵马规模刚好要摸到三十万的时候,宣冲回来了。
赵诚不相信宣冲回来后,浱地会继续安稳。——他对这位兵法上与自己相得益彰的对手,是格外的欣赏。因为他知晓,宣冲那位置上换做是他,一定会对后昊动手。